那么,一些似是而非,可以向多个方向解释的模糊的话,又是否能作为「确凿无误的证据」来看待呢?
回到近期的连载上,我们会发现,琴酒完全是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单方面认定了aperol的过去发生了哪些事。他没有寻找、目睹到真正有力的证据,作者也没有在场外提供补充。
仿佛所有的人都不约而同地忽视了「验证」这个环节,一段时间之后,便将自己或是他人的猜想作为默认的事实全盘接纳,并以此作为下一步行动的依据——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情况在本漫画中已屡见不鲜。
依个人之见,这样塑造人物的方式未免有虚浮之嫌。因此,随之而来的琴酒、以及其他角色对aperol产生的感情,也显得有些难以成立……”
柯南斟酌了半天,觉得大方向上没有什么问题,也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后,点击了发表。
然后,他的帖子就沉了。
柯南几乎是目瞪口呆地看着《关于最新一话,只有我一个人觉得不对劲吗?》在首页一路下滑,最终掉到后面完全看不到了。
首页上,关于aperol悲惨身世的感慨以及哭嚎依然火爆。
为什么?
既然是柯学漫画论坛,像他这样分析剧情的帖子,不应该得到一点最基本的响应吗?
几个小时后,柯南为了避免自己的心血石沉大海,不得不选择了自顶。
然后他又沉了。
在不知道多少次的刷新后和「up」后,柯南才终于迎来了不多的几个回复。
“所以lz到底想表达什么?”
“不太明白他的诉求。磕不就完事了?”
“他大概觉得琴酒不会那样想。”
“那琴酒应该怎么想?”
“迅速推理出aperol的真实身份然后把他一枪崩了?”
“这也太难为琴爷了吧。”
“我猜lz是个对琴酒滤镜格外深重的琴酒粉。”
“哈哈哈怜爱。”
“怜爱+1。”
屏幕之外,新晋的「滤镜重的琴酒粉」——江户川柯南望着论坛,不由得陷入到深深的迷思之中。
柯南在柯学论坛产生的违和感越来越重了。
这个论坛的人对漫画中的不合理之处毫无关心,不管发展多么离奇,多么有违商业连载的常理,他们也只有两种反应。
要么欣喜若狂地张嘴吃糖,要么哭天抢地地感叹挨刀了挨刀了,宛如被输入了相关程序的机器人。
“琴酒为什么这么笃定aperol和boss有不为人知的联系?他是那种会捕风捉影然后信以为真的人吗?我不这么认为。”
——“bossxaperol磕到了磕到了。”
“我对处境悲惨的角色心怀同情,但是为什么漫画宁愿放缓剧情的推进,也要如此执拗地、近乎无意义地反复描写aperol的悲惨经历?不觉得和作者之前的风格不太相符吗?”
——“呜呜aperol我的aperol猫猫作者你没有心。”
“虽说是这次连载的是if线,但是镜头一直放在aperol的身上,是不是显得有些主次失当?”
——“aperol他怎么这么好。”
开始柯南的声音和论坛的声音还是两条平行线,后来随着他频繁地顶自己的帖子后,也逐渐得到了一些反馈。
——虽然是负面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