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霞双手环抱,靠在椅子上说道:“做高精度的特效要拍实物。”
“当然!”韩明华理所当然道,“就像好莱坞,任何一个超高精度的特效场景,都是以实物拍摄为基础元素来做后期的。
比如《铁达尼號》的船模型,《变形金刚》的机器人模型,纵使他们的计算机特效技术牛逼,也要搞一个实物出来拍摄和製作,就是为了提高精度,更好的跟画面结合。
我们这场戏也是一样,乔振宇老师的剑是真实的,道具组倒水形成的瀑布模型是真实的水,然后乔振宇老师一剑劈开瀑布而炸出来的水,同样是真实的。
那么,我们用高速摄影机把这一切真实的画面捕捉到位,作为特效画面的基础。
那在后期处理的时候,就能保证所有特效动態都跟这一幕的画质与清晰度等百分百契合。
而不是p上去的,因为我们有真实画面作为底图。
有了真实画面作为底图,就保证了特效最基本的融合性。
以此为基础,才能让特效更有视觉衝击力。
而要让特效有视觉衝击力,那么真实画面这个底图就要契合特效方案。”
安茜听了,有所恍悟道:“我明白了!製作《重见天日》的时候,特效方案是跟著导演的镜头走。
导演拍出来的是什么,特效就只能按导演拍摄的画面製作,这就有一个视觉效果的上限。
而按韩老师的说法,这部剧在特效上,就跟製作《重见天日》特效部分的方式相反。
是特效方案是什么,我的镜头就怎么拍,那最终能够呈现的视觉效果,只要特效方案宏大且能实现,那就是可以突破上限的。”
“对。”韩明华点头,“这就是好莱坞大片的特效製作方式,和我们相反但却效果非常好的原因。”
周新霞说道:“在我们国內一切都是按照导演来,阻碍了视觉效果上的发挥,因为大部分导演不具备大特效呈现的思维,真正懂的人是搞特效的技术人员。”
韩明华接话:“说是这么说,但技术人员也不懂导演的运镜思维,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和衝突点的唯一办法,就是导演也精通特效镜头,也精通特效思维,知道该怎么运镜出什么样的画面,才能让特效的视觉效果最优化。”
周晓文接著说:“是的。有些运镜角度不契合特效,有些光影的呈现会扰乱特效,有些演员的行动路径也会干扰特效,所以要拍特效大片,首先这个导演要懂特效的製作和原理。”
眾人微微点头,经过这么一聊,不仅明晰了特效镜头的正確拍法,也懂了国內跟好莱坞在特效製作上的区別与方式。
安茜也因韩明华的一番话,给了她在已经决定走工业影视的导演路线中一个提醒,
在拍《重见天日》的时候,她没去过於了解特效的製作与原理,也没去过多了解的兴致。
因为她是导演嘛,通通按她的镜头来处理就行了。
特效做得好,团队牛逼。
特效做得不好,团队垃圾。
现在她清楚了,特效做得不好,也可能是导演的问题。
就如韩明华刚刚所言的,拍摄到的底图画面精度不够,那特效的上限就被固定了,技术再牛也无法提升,这就等於是基础的不足限制了上层结构的发展。
安茜现在明悟了这点,不由说道:“拍完这部剧我就去学特效知识,爭取在下部作品的合作中,有专业能力跟韩老师共同制定特效镜头的方案。”
此言一出,眾人不禁微笑,亦有一份讚赏。
国內目前可没有几个导演玩特效,更没几个导演具备特效导演的思维。
周新霞感到很欣慰,安茜的身上总是散发著积极性,与很先锋的一股子衝劲,让她非常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