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呼声此起彼伏,其中还夹杂著“牛逼”、“安华起飞”等激动万分的话语。
华逸尘双手叉腰,脸上带著悠然自得的笑容,静静地看著眼前这欢腾的一幕。
他的思绪不禁飘回到05年,那时青葱岁月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工作室,他和安茜两人挤在那间狭小的办公室里,满怀憧憬地畅想著未来。
他们將院线规划为事业第一大阶段的宏伟自標,彼时的他们既没有雄厚的资金,也没有广泛的人脉渠道,更没有强大的背景支撑,这样的规划在旁人看来,
无疑是痴人说梦。
然而,他们凭藉著对数字电影试行政策的行业入口,紧紧跟隨国家政策的步伐,而后拉拢两校作为坚实的背景依託,以此为基础逐渐撑开了一个文化圈。
而后,又促成了专利的诞生。
直至今日,院线的梦想终於成真。
这一路走来,无论是时运的眷顾,还是自身的才智拼搏,亦或是在国家政策解读上的那份先见之明,都使得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將曾经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变为现实。
对於出身草根的华逸尘而言,这份成就所带来的成就感,远远超过了单纯在资本层面获取財富的喜悦,更多了一种难以言喻的优越感。
毕竟,想要开办院线,绝非仅仅有钱就可以做到。
且不说消防、环保和卫生这三大必须跨越的关卡,单是文旅、电影局、广播局,乃至国家大院里的电影专项基金及文化部等一系列繁琐复杂的环节,就足以让许多人望而却步。
而如今,他们不仅成功打通了这些环节,还顺利获得了院线牌照。
这一切,是他曾经连想都不敢想的。
在这些关乎行业准入的关键环节面前,资本的力量往往显得微不足道。
放眼未来国內的院线格局,华影、万达、大地、光线堪称四大巨头。
其中华影作为国营院线暂且不论,此时的方达和大地在行业中还只是初出茅庐的“小趴菜”,而光线传媒甚至连数字院线的业务都尚未涉足。
如今,华逸尘手中紧握著院线牌照,且自己在一场局中已然成为了一个能够搅动行业风云的关键开关。
这份掌控感,让他不禁有些飘飘然,心中不自觉地涌起一股傲气,甚至隱隱有不把方达、大地和光线传媒放在眼里的感觉。
曾儿何时,华逸尘的想法还仅仅是小富即安,只愿凭藉自己的一份摄影能力,赚个几百方便心满意足地回家陪伴老妈,平淡度过此生。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他深知在这个竞爭激烈的行业里,如果没有强大的渠道和背景,想要出人头地,简直难如登天,而他又不屑於去卑躬屈膝地跪舔他人。
但如今,隨著专利的快速授权以及院线牌照的迅速落实,这两件事如同两声响亮的號角,让他清晰地认识到一一在国家大力推动行业发展的进程中,在文化政治圈的某些关键人物眼中,他华逸尘是一个极具价值、能够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的有用之人。
明確了这一点,这就够了,这比身价几十几百亿还有用。
国家认为你是有用的人,还开放了特殊渠道和资源助力,有什么事能比这更加激励人心的?
华逸尘现在有点飘,也有点心潮澎湃。
直到黄文魁走上前来喊了一声“老板”,他那有些飘忽的目光才缓缓聚焦,
重新回归到现实之中。
华逸尘环顾四周,这才发现各部门的管理层人员,甚至连前台的妹子都纷纷来到办公区域,围在他身边,为院线牌照获批一事鼓掌庆贺。
华逸尘脸上洋溢著和煦的笑容,语速轻快而有力地发布指令:“2天內完成排档工作,3天后开启线上预售,5天后举办发布会,6天后的除夕我们的院线全面营业。各部门按照之前制定的规划,立刻著手准备。”
“好!”各部门人员齐声应下,声音中充满了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