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九鼎九龙蛊 > 第二十八章 可以为师上(第1页)

第二十八章 可以为师上(第1页)

断路封山完成后的当天下午,禹三少爷、高山峻从参加断路封山的八百多号人中,挑选了比较身强力壮的三百来号人,要他们第二天午饭后都到土主庙广场来,每人带一根一人来高的棍子,说是要开始“操练”(又是一个从来没有听见过的名字);说是“操练”跟断路封山同等重要,关系到啥子身家性命。

第二天午饭后,三百多号人每人扛着一根棍子,前前后后来到土主庙广场。禹三少爷、姬姜、高山峻已经在高台上等候,还有草乌箭和那个穿着一套新衣服、一双新布鞋的美国飞鸡蛋。

等大家自动安静下来,禹三少爷才讲话:从今天起,每天从午饭后到晚饭前,是操练的时间。这个美国飞鸡蛋,是罗师傅总统亲自派来帮忙我们的。他很厉害的,不仅会在天上开飞机,也会在地上打仗。他是教我们学操练的师傅,叫作“总教官”,高山峻是他的帮手,叫作“副总教官”,姬姜是“总监督官”,大家都要听他们三个的话。操练得好的,可以升任“教官”或者“队长”,不好好听话瞎捣蛋的,就由姬姜来赏他鞭子吃。

除了“由姬姜来赏鞭子”这句话,好多人不晓得又要搞啥子名堂。自从美国飞鸡蛋现出真身后,好多人就对他没有了兴趣。除了长得高些壮些,也不见得有啥子了不起(当然会骑飞鸡是有些了不起,但是既然摔了下来,把飞鸡摔死了自己也摔个半死,也就没有啥子了不起了。更好笑的是,竟然用一双相当气派的大头皮鞋,跟长皮换了一双丢在路边都没人捡的烂草鞋。说不定是从飞鸡上摔下来的时候,把脑壳摔坏了)。说是罗师傅土司派来帮忙的,也没见他帮过啥子忙,倒是土司府、还有史道长和大东巴忙前忙后地帮了他的大忙,他才没有忙着去见阎王。又不会讲人话听人话,也不晓得“操练”是要干些啥子,莫非是要教大家骑美国飞鸡,然后像美国飞鸡蛋一样摔个半死?

讲完话,禹三少爷跟美国飞鸡蛋讲了一句“扑你死,三克油”就走了。高山峻就叫大家排队,美国飞鸡蛋和姬姜在一边看着。美国飞鸡蛋是笑眯眯地,姬姜是虎视眈眈地。你推我挤东拉西扯乱了两顿饭功夫,队才排好。一共排了十队,排头排二的都是赖石山村的猎户,排尾巴的都是天石寨比较著名的二流子。有些人就认为高山峻偏心,肘子尽朝内拐,成心把“外拐户”全部拐成“内拐户”。但毕竟是土司府的姑爷,姬姜又在一边不停地用皮鞭抽空气,大家也就任由高山峻推来扯去地叫插在哪里就插在哪里。

排好了队,就扛着棍子一起走路。在美国飞鸡蛋一连串“漏漏漏”“欧麦嘎”的喊声中,走过去又走过来,走过来又走过去。走了几趟,高山峻叫队伍停下来,让众人看看美国飞鸡蛋是咋个走路的,要大家都学他的样子走路。美国飞鸡蛋跳下高台,手舞足蹈地对着众人依哩哇啦了一通,然后开始走路,走过去又走过来,走过来又走过去。除了头抬得高些胸脯挺得直些手摆得勤快些腿伸得直些,也没有啥子了不起。走完了,高山峻又叫大家学着样子走过去又走过来,美国飞鸡蛋只会喊“欧麦嘎”和“漏漏漏”。

走了三天,美国飞鸡蛋终于竖起大拇指开始“古得”起来。然后又学倒在地上,拖着棍子往前爬,爬过去又爬过来,爬过来又爬过去。爬到第三天,见姬姜和草乌箭不见了,大家就不爬了,站的站着坐的坐着,任由美国飞鸡蛋依哩哇啦高山峻推来扯去。

一天下午,众人正在广场上各行其是地“操练”,廖总管领着狗养的二狗太君走了过来,大家就纷纷围上去,七嘴八舌地跟狗养的二狗太君开玩笑。自从那天赖石山村四位村民的葬礼后,狗养的二狗太君就成了最好开玩笑的对象。他总是笑眯眯地又点头又鞠躬,从来不会发火的样子。廖总管扯着嗓子吼了十几声,众人才放低声音一边继续开玩笑一边听他讲话。廖总管说:经过犬养少佐一再请求,夫人土司同意从今天起,由犬养少佐担任总教官,你们要跟着他好好操练。呃,那个美国飞鸡蛋也是总教官,大家也要跟着他好好学。

大家这才终于安静下来,目瞪口呆地望着狗养的二狗太君,一时之间搞不清楚是啥子一回事情。有不少脑子清楚的人,是晓得为啥子要操练的。美国飞鸡蛋毕竟算是来帮忙的,这个狗养的二狗太君跑来是想干啥子?莫非是想教大家像他的手下一样,用刀子戳进自己的肚子?没有比狗养的二狗太君更会开玩笑的了。大家公认最精明、最不爱开玩笑的夫人土司,咋个会答应这个狗头子跑来跟大家开个这么大的玩笑呢?

狗养的二狗太君先朝在一边对着他笑的美国飞鸡蛋鞠了一躬,又朝众人鞠了一躬,说:非常荣幸能跟大家一起操练,还请多多包涵。前两天,这位美国教官教大家的,是基本的队列动作,大家学得这个,马马虎虎。从今天开始,我主要教大家刺杀和射击技术。

一个叫二佬盘的二流子问他:我记得你是手下败将咯,咋个你不好好跟着我们学,倒老脸厚皮地想来教我们?你会教啥子?用刀子戳肚皮?说完,就用棍子在狗养的二狗太君的肚子上捅了一下。狗养的二狗太君抱着肚子蹲在地上,大家哈哈大笑,美国飞鸡蛋在一旁“漏漏”地叫。

另一个叫三癞毛的二流子挤上前来,用棍子在狗养的二狗太君的后颈上敲了一记,吼道:戳自家的肚子算啥子本事,有本事一刀把自家的狗头砍下来。

狗养的二狗太君慢慢站起身来,笑眯眯地盯了两人一眼,要过高山峻手中的棍子,众人忙往后退。狗养的二狗太君说:做正事的时候,请大家不要开玩笑。开玩笑虽然很好玩,但当不了饭吃当不了枪使。好,现在我就开始教大家刺杀技术。我和刚才这两位爱开玩笑的先生,先给大家表演一下。

二佬盘问:你是啥子意思?先生?我不晓得啥子先生,只晓得先死。你那五个手下,就是五个先死,你也肯定是个先死,不过只排得上个老幺子。

众人继续哈哈大笑,美国飞鸡蛋和高山峻板着脸站在一边看着。等众人笑得差不多了,狗养的二狗太君才说:你们两个把手里的棍子当成刺刀,来跟我比一比。

三癞毛问:你是说我们两个一起来杀你?

狗养的二狗太君点头,二佬盘哈哈大笑:就你那点矮粑粑瘦精精的卵样子,像个得了日本血吸虫病的病痨鬼,恐怕连个十岁的娃娃都干不过,还跟我们两个干,给是真个想打着火把去捡粪??找屎(死)?

狗养的二狗太君说:来吧,等你两个干赢了再说。

二佬盘喊一声“干死你个日本血吸虫”,抡起棍子就冲上去,棍子还没落下,自家肚子上就被狠狠戳了一下;二佬盘丢了棍子捂着肚子蹲在地上,吐出一大口脏东西来。跟着冲过来的三癞毛不晓得咋个回事,后颈脖上就狠狠挨了一记,摔了个嘴啃泥。美国飞鸡蛋连连鼓掌,大声喊“古得”。众人目瞪口呆地看着蹲在地上干呕的二佬盘和坐在地下吐血沫的三癞毛,不明白这两个从小打架就没有落过下风的著名狠人,咋个会眨眼间就败在了还没有那根棍子高的狗养的二狗太君手下。

狗养的二狗太君问:还有谁不服气,可以继续跟我比一比。

赖石山村一个膀大腰圆的“猎头”站了出来,棍子轮得“呼呼”风响,轮了几圈,就朝着狗养的二狗太君的脑壳横扫过去。这回好多人都看清楚了,狗养的二狗太君弯腰躲过对方棍子的同时,横扫过去的棍子就敲在那个猎头的膝盖上。猎头腿一软,一屁股坐在地上,茫然无措地望着那根顶在自己胸前的棍子。美国飞鸡蛋一边大声喝彩,一边拉住正要挺身而出的高山峻,指着他受伤的左臂,连连摇头。

后来,在狗养的二狗太君突然失踪后,才听消息灵说,不可貌像的狗养的二狗太君,出生在一个没落的武士世家(不是专门养狗的,而是专门帮他们的土司打架、打仗的),自小练武,是啥子柳生新阴流的剑道高手,还在中国一所叫作少林寺的寺庙中学过三年武术。狗养的二狗太君看起来矮小精瘦,谦恭有礼,却是个心黑手狠、杀人如麻的“快刀武士”。在国民政府首府南京城,狗养的二狗太君跟一个同级狗头子军官,打赌比赛砍人头,在一刻钟时间内,狗养的二狗太君一口气砍下了二十四颗人头,那个狗头子军官只砍下了二十二颗,将刚搜括来的一只瑞士手表和一支派克金笔,输给了狗养的二狗太君。

狗养的二狗太君原来是中佐,掌管着一个大队,手下有一千多号人,还兼任着教官,专门负责“操练”军官狗头子。有一次喝多了酒,狗养的二狗太君跟手下一个啥子北辰一刀流的剑道高手比武,一不小心将那个军曹狗头子杀死了,就被从中佐降为少佐,发配到禹鼎镇来。狗养的二狗太君刚到禹鼎镇不到半个月,一架被防空炮火击中的美国飞鸡就坠落到九鼎山中,禹鼎镇的大狗头子就派会讲中国话狗养的二狗太君,带人来天石谷找美国飞鸡和美国飞鸡蛋??听完这些,怒不可遏的姬姜当场飞起一脚,将消息灵踢翻在地,用皮鞭抽得他屁滚尿流,恨他不早说,否则,早就将狗养的二狗太君的狗脑壳砍下来二十四次,剁碎喂草乌箭了。

第二天午饭后,大家来到广场准备继续操练,见狗养的二狗太君已经等候在那里,手里拿着一根牛皮鞭子,竟然是禹老土司以前用过的那一根。大家都晓得,这根鞭子除了土司老爷自己,是可以抽任何人的,土司府除了夫人土司和姬姜,恐怕人人都亲自尝过这根鞭子的厉害。那天过后,就没有几个人敢在办正事的时候跟狗养的二狗太君开玩笑了。因为那条鞭子一旦舞动起来,似乎比从前的老土司爷和现在的姬姜加起来还要厉害,就连公认为皮子最厚、脚板心上戳进几根大刺仍然可以继续打跳的三癞毛,也只消两鞭子就开始鬼哭狼嚎起来;公认胃口相当好、连老牛皮都消化得掉的二佬盘,只要一见着狗养的二狗太君用棍子对着自己的肚子,就开始发呕。

学堂刚开学,“校长”禹鼎新就碰到一台麻烦事,造册登记的时候,好多娃娃还没有名字,平常就阿狗阿猫老大老二地叫着,得一个一个现想现起名。好多娃娃又不晓得自己姓啥子(当然也不晓得他老子姓啥子),只好请“先生”们领着,一家一户地去问。原来有名字的,都想让三少爷校长给改个新名字沾沾光。折腾了好几天,实在觉得烦,就亲自跑到上善观去找“师长”史若水商量,请他帮忙。史若水师长竟然马上就答应了,当场分派了任务,禹鼎新校长负责给一百六十一个男娃娃起名改名,史若水师长负责给一百六十个女娃娃起名改名,若有重名,抓阄决定。破天荒第一次,两个人开始同时给别人起名改名。不少人认为,这回恐怕也是暗中较着劲的。禹校长虽然先起完改完,但大家都觉得不如史师长的名字响亮好听(而且,连“禹鼎新”这个名字,都是史道长起的),最多只能算个平手。令人遗憾的是,三百二十一个名字中竟然没有一个重名,不然他两个就可以抓阄顺便决定胜负了。

禹校长将三百二十一个学生分成六个班,男女各三个班,指定固定的十二个“先生”,每两人负责管理一个班,其他的“先生”临时机动安排。廖总管挑选了两个精干的下人,请了四个饭菜做得好的婆娘,专门负责学灶房,为“先生”、学生做午饭。每天上午自鸣钟敲响九下开始上课,敲响十二下吃午饭,下午敲响五下放学。

每人一块的小黑板和几条白膏泥,成了学堂娃娃们的新宝贝。每天放学,都要抱着小黑板、揣着白膏泥回家,第二天又抱着、揣着来上学。一个娃娃让大人在小黑板一端钻了两个孔、安了两个扣子,用一条绳子拴着挎在肩上,于是其他娃娃纷纷效仿。许多不到年龄的细娃娃,也叫大人做了一块小黑板挎着,跟着哥哥姐姐到学堂来读书。几个过了年龄的大娃娃,不时跑到学堂来捣乱,有一回还在路上拦着,抢走了几个学堂娃娃的黑板,害得大人们领着哭天喊地的娃娃们来找禹校长。三少爷只好安排几个下人拿着鞭子,去把那几个大娃娃抽了一顿,把黑板找回来,还给那几个哭得声嘶力竭的学堂娃娃。

学堂娃娃们除了在黑板上学习写字,还在可以写字的其它地方练习写字。有一次,在上善观的朱红大门上,竟然出现了若干个乱七八糟的大白字,害得史师长跑到学堂去,亲自宣布了一条“只准在黑板上写字”的新规定。还好大门上的白字不是九小姐的墨宝,否则恐怕就得重新刷漆了。

除了写字,还教干活。一般是上午教写字,下午教干活。教写字的是史师长、禹校长和上善观道士、嘎得教堂杂役,“半罐水”欧麦嘎督学长偶尔也到学堂来转一转,随便走进一间学生房,随便教上一两个字,有一天还教了比较难写的三个字:龙、鼎、蛊。除了写字,欧麦嘎督学长还教学堂娃娃唱那首《龙鼎学堂歌》和其它鸟语歌曲;史师长教认识各种药材、炼药的用具和炼药的方法;禹校长教背诵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大观楼长联和古诗词。

教干活的,是那些一个大字不识的“先生”们,也不固定教干啥子活,看哪几个“先生”今天能来,然后才现定。学干农活,就先学开地。学堂旁边特意留出的一大块空地,就是不识字的“先生”们的黑板。地开好了,就学整地、施肥、下种、浇水。学干木匠活,就先认识斧头、刨子、锯子、锤子、凿子、木尺、墨斗等等是干啥子用的,要咋个用才用得好,然后就学选木料,再跟着“先生”的样子学干木活(当然只能像在空中学写字一样空着手);女娃娃想学织布的,就先跟着“女先生”(就是那两个经常被汉子打的老婆娘)到山上去采火草,采回来后撕下火草绒拧成条,再到自制的纺线机上纺成线,然后到织布机上学织布……照史道长的说法,简直是“三教九流无奇不有,金石土木事事可学”。有两个男娃娃学木匠活,学了几天后,就做了几块小黑板拿到学校里来想卖钱。钱自然是卖不到的,禹校长每人奖励了他们两条白膏泥(这种泥巴只有禹氏土司的坟山上才有,一般人是不敢去乱挖的),就把他们做的黑板收到学具房里去了。

一天上午,姬姜、廖总管和两个下人陪着夫人土司来到龙鼎学堂,夫人土司用一支很大的毛笔,在挂着“龙鼎学堂”木牌子的那所最大的学生房两边的石灰墙上,一笔一划地写下了那首《龙鼎学堂歌》的歌词:泱泱中华,物博地大。历史悠久,文化昌达。民族众多,四海一家。敬我祖先,爱我中华。女娲补天,大禹制鼎。九洲一统,虎跃龙腾。独立自强,革故鼎新。开放包容,崇教尚文。

禹校长将所有在学堂的“先生”和娃娃们集中起来,排成队伍,看夫人土司在墙上写字。闻讯跑来的史道长,从禹校长手中抢过那只盛墨汁的小桶,边看夫人土司写字边连连点头。此后连续好几天,不断有人跑到学堂来看夫人土司写的那些字。一天上午,狗养的二狗太君也跑来看,刚看了两眼就被禹校长轰了出去。狗养的二狗太君说,夫人土司的那些隶书字写得相当好,她一定是一个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