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你们应该知道,富强村是因为周边四个村子人口大量迁出,最终在镇政府的撮合下,合并成为的一个新村子,里面有一个少数民族的村子,和三个汉族的村子。”
“如果不是因为你们的到来的话……我想这四个村子,可能还需要很久,才会愿意这样真正的交流,和融合吧?”
“这其实是一个不错的可以拍摄的讲民族融合的点,但我在看你们的成片的时候,并没有看到这类内容的剪辑,是特意回避这方面话题吗?”
节目组:“……”
就,有没有可能,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这个村子原来我们来之前情况这么复杂呢?
第156章赚钱的第一百五十六天
秦贝和苟大头在接到消息说《偶然的店长》这个节目在录制期间出现了违法违规行为,现在正在配合有关部门整顿拍摄的时候,两个人在办公室都麻了。
“为什么!”苟大头高举双手,仰天长叹。
“为什么这个世界要对我们这么残忍!”苟大头愤愤不平。
“我说要亏钱的时候,特么的这个钱啊,就跟天上的雨一样,天气预报都说了今天应该是万里无云一滴雨都不下的,你给我倾盆大雨哗啦啦的下!现在我想法变了,我说那既然老天爷要我们赚钱,我们就好好赚嘛!”
“结果呢?!”
“说好的赚钱呢?!一个两个的,都在那里出问题!”苟大头委屈巴巴。
讲道理,《偶然的店长》节目组其实并没有说自己这个项目要亏本了。
他们只不过是和两个领导解释一下,说这个节目我们可能拍摄时长要往后拖了,不能像之前想的那个一个月的时间就拍摄结束,然后我们这个拍摄内容啊,也没办法完全按照之前制定的那个计划来执行,鉴于政府部门的介入,我们这个节目可能会从一档生活类走向的节目,变成一档加入了农村基建元素的节目。
讲道理,按照正常的“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不成文规定,综艺部其实在拍摄过程中是不需要对这些内容上的问题和贝总以及苟董汇报的,但因为这个项目的内容是这两位拍脑袋想出来的,出于对原创作者的尊重,他们才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和接下来的应对方案给报上来。
结果苟大头不仅没有觉得综艺部工作干得事无巨细、非常懂得随机应变,还要嫌弃人家成本增加、内容更改、亏本概率增加……
真的是无愧于人民赋予他的姓氏。
但坐他对面的秦贝还是能理解苟大头的委屈的。
领导嘛,都是这样的,最喜欢的就是说一些指桑骂槐、指鹿为马、指指点点的话了。
人家苟大头那是在骂综艺部《偶然的店长》节目组吗?
人家骂的是综艺部《考试吧》系列节目组!
因为就在第四季度,双黄丸公司下定决心调转车头,不再反向冲刺,决定一心好好赚钱之后,公司的第一个口碑稀烂的节目出现了,就是继《考公吧》《考研吧》两档节目播出之后的系列中的第三档节目,《考证吧》。
让我们先回顾一下这个系列之前的两档节目的辉煌履历。
《考试吧》系列节目是秦贝当时为了能够满足艺人部的艺人们的签约合同条件所专门录制的综艺节目,旨在通过让艺人们参加各种能力测试、证书考试,实现转行这个目标,人家当时确实是没想着能赚钱。
但最后,当系列中的《考公吧》这档节目播出的时候,却受到了不少备考党的关注,成为一档虽然小众但口碑极佳的学习类综艺节目,靠着教辅书籍赚了钱不说,甚至还捧红了艺人部的两个艺人,创造了一个业内小奇迹——头一次看到一档节目播的时候热度一般般,但居然还赚得比那些大热综艺还要多的。
这个系列的第二部《考研吧》,虽然播出热度完全不如《考公吧》,但已经入坑的观众对于这档节目还是评价觉得很良心的,让他们怀念起了自己以前备战高考和研究生考试的那些岁月。
当时整个带节目组tag的围脖,全部都是一些考研新手党在问自己在现在这个备考阶段应该看哪个老师的课,买哪些资料,跨专业考研是否可行,以及我应该先学哪门课,再学哪门课之类的问题。
而评论区,也基本都是一些过来人在给新人做考前辅导。
如果说《考公吧》是一名给人打鸡血的老师,一群人感受到了艺人的努力,于是自己也重拾考公信心,继续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话,那么《考研吧》就是一个学习群,主打一个老带新,主打一个大团结。
加这个群的人是少,但是加了之后,你就感受到了温暖,然后积极发言,怎么也不愿意退群了。
可想而知,当观众之间形成了这样的羁绊和这么温暖的氛围,第二部《考研吧》在狗屁倒灶上的观众打分自然是高于《考公吧》的。
如果按照这样子的趋势发展,讲道理,《考证吧》这档节目的好评率应该更高才对。
但事实却相反。
当《考证吧》这档节目播出,仅仅上架了第一期,这档节目就被骂上了热搜——
#《考证吧》想钱想疯了#
有之前两档节目的积累,《考证吧》当初也是刚上架,就迎来了不少喜欢前两部的观众去订阅追看,结果才看了个开头,观众们就发现这个系列三和前面的两部差距特别大。
这个系列三,广告和赞助商非常多。
之前也有提到过,由于《考公吧》节目的胜利,让不少有意赞助节目的赞助商们都非常心动于这个系列节目,认为与其赞助那些不知道能不能火的节目,不如赞助这档已经证明了能赚钱的节目。
而相比于明显更适合教辅机构和学习机赞助的《考公吧》《考研吧》,《考证吧》显然能出现的赞助商范围更大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