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英国人的脸面。”冯广厦看向周暮觉。
周暮觉明白他的意思:“我在北平有些故旧。”
昔年,曾祖周举人的同窗,有的一路高中,扎根在了皇城,后辈之间,一直有交流。
通海银行高歌猛进,这样的故交便更加的稳定。
“我今夜便出发去北平。”周暮觉略一思索,便知道没有人比他更合适去。
冯广厦也明白这个道理,却不由得道:“但你银行的事……”
周暮觉一笑:“正好,我还要去问问铁路的事情。”
冯广厦这才放下心来。
周暮觉很快和冯广厦敲定了去北平的章程。
冯广厦送他出去,强自按下了心里的不安,遂玩笑般道:“现下也快放学了,要不,先顺便把你家长辈接回去?”
周暮觉静静地望了他一眼。
冯广厦莫名觉得这双桃花眼中带着澄明的凉意,他打了个哆嗦。
四月的海市,还是有些春寒呢。
黑莲花与君子(19)
民国九年,火车的时速只有四十公里,从海市到北平,需费上整整三天。
因此多修几条铁路显得尤为重要。
周暮觉估算时间,他傍晚出发,到北平时是后日的早晨,路途中他也不打算去驿站旅馆休息,只务求尽快抵达。
英国人并不好相与。李雁峰必然会吃上不小的苦头。
*
新来的司机老何候在学校外头,正好遇上了来接朝笙的阿忠。
阿忠也看到他了,笑着打了招呼:“老何,正赶巧啊。”
老何问道:“太太也是这会儿放学?”
他觉得新鲜,作了太太的人,还在念书。
阿忠点点头:“下午若有课,就是这时候。”
他倒没想到少爷也来了学校,不过阿忠一向不打听主人家的私事。
他的手搭在方向盘上,专心致志地望着校门。
下课的时间还有一会儿,阿忠先看到的是周暮觉,还有上次那个圆眼镜儿。
周暮觉正想让老何回家时同阿柳交待一声,见阿忠也在,索性直接同他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