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李世民想得到父亲的祝贺,派长孙无忌去请李渊,但李渊终究是没来。
登基大典非常繁琐,祭天、祭地、祭祖。
从清晨一直忙到下午才结束,然后李世民在两仪殿登上那把威严庄重的龙椅,接受百官拜谒朝贺。
625年,武德八年五月二十日,李世民如愿成为大唐第二任皇帝。
比正式上提前一年,更是先一步生擒了颉利,还是御驾亲征生擒的。
有这个战绩做铺垫,自然会少很多争议。
而重头戏来了。
“此番大败突厥,生擒颉利可汗,诸臣和大军功不可没,今日趁此吉日,便一并封赏,加之大赦天下,这才是真正的普天同庆。”李世民朗声道。
随朝太监立马拿出李世民早已和房玄龄他们定好的封赏诏书宣读。
“太子少师,斌青侯叶尘,制定战略、献大杀器炸弹,助大唐大破突厥,斩杀突厥叶护,参与捉拿颉利,功不可没。”
“加之献上高产粮种苞谷,功在社稷,大唐柱石也。”
“擢升太子太师,升封楚国公,赐府邸一座、绸缎千匹、粮百石;赐随意进出皇宫之权;赐自主抉择参与朝政之权。”
李世民微笑着看着叶尘,虽然嘴上不说,但在他心里,叶尘就是第一功,不只是对突厥之战,还有玄武门之变第一功臣,在他心里也是叶尘。
第一个封叶尘,其实就是在表明他的态度。
直接一步干到国公,加上随意进出皇宫和自主决定参不参朝,这下叶尘满意了吧?
国公以秦国公最尊贵,之所以没一步到位,是怕封无可封,叶尘肯定还会再立功,比如献的《开物天工》。
国公以及王侯封号,首推春秋战国时的国号,秦最终一统天下,故而最尊贵。
而郡王、郡公、郡侯这些则用地名,比如李孝恭的河间郡王,河间是地名,食邑也定在河间。
“谢陛下。”
叶尘当然不会客气,太子少师和太子太师,一字之差,但地位天差地别,太子少师从二品,太子太师从一品,提升了整整一品,俸禄那些大增。
虽然是闲职,但他要的就是闲职。
自主抉择参与朝政,李世民简直不要太了解他。
心情好,九点钟再去上朝,心情不好就去东宫教李承乾,舒坦。
二十二岁直接干成国公,走到了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人一辈子都走不到的高度。
他这也算是历史第一人了。
百官都懵了,要不要这么离谱,二十二岁的国公,还是封号中极其不错的楚国公。
还赐自由进出皇宫和自主抉择参与朝政之权,这恩宠得过分了吧。
更离谱的是长孙无忌等人,竟然没有人反驳,甚至没人觉得不悦,似乎都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事。
而让人疑惑的是,李世民如此恩宠叶尘,却只给了叶尘一个闲职,什么鬼啊。
而也正是因此,倒也没人站出来反对。
最重要的是官职,勋爵更多的是荣誉和地位的象征,叶尘爵位再高,没有实权便影响不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