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四郎身为武将,心思单纯,哪有那么多弯弯绕绕。眼下战情紧迫,他一心只求杀敌,扭转战局。
既然得到了总指挥官的许可,随即下令道:“我亲自率领六军五千精锐即刻进入山道,从左翼发起突袭。
趁着敌人还未出山,利用地形优势再次突袭,看看能否击溃他们的防御。
弥七郎,你安排副将带领剩余精锐在敌方右翼等候我的信号。
一旦得手,我们左右夹击,能杀多少是多少。还请丰臣秀家大人率领八军和六军其余将士在出口等候。
若突袭失败,就趁敌人还未出山,将他们堵在出口,集中精锐轮番交替发起进攻,这样也能尽可能减少其他人员的伤亡,保存实力。”
说罢,他脸色阴沉,恶狠狠地说道:“若此策略奏效,这砺石岘便是他们这四万人的葬身之地。”
“好!”听完对方的全盘策略,丰臣秀家欣喜若狂,这妙计简直正中他的下怀。
利用地形围困敌人,让双方精锐交战,无论结局如何,都能随时调整战略,进可攻退可守。
如果真的拦不住敌军,战死的也都是第六军团的精锐,自己的第八军团依旧能够保存实力,在后方随时准备撤退。
若真的战败,作为主攻指挥官的又四郎自然是第一责任人,无论义父如何追究,都不会问责到自己头上。
这又四郎可算是送了他一份大人情,他可得记好了。到时候真的战败,顺势把弥七郎推出去顶罪就行,顺便还能借此战役除掉一个竞争对手,这笔账怎么算都对他有利。
想到这儿,他嘴角忍不住上扬,为了掩饰内心的情绪,他故作谦逊地回应道:“又四郎大人,切记若实在不敌,务必以安全为重,保存实力,择机再战。”
又四郎满脸担忧地看了眼虚弱至极的弥七郎,此刻他心中的杀意达到了顶点。
无奈之下,给弥七郎塞了一瓶丹药,随后恭敬地向总指挥官行礼,转身立刻去部署人马。
丰臣秀家看着奄奄一息的弥七郎,假装关心地问候了几句,内心里却想着:你可千万别死,留着你的命还有大用处呢。
而此时的弥七郎,除了闭目养神恢复体力,已经无力思考任何事情,头脑一片空白。
又四郎安排好所有部署后,亲自率领五千精锐,从侧面深山进入,计划在敌人队伍的左翼发起突袭。
弥七郎剩余的一千多名尚有战力的残余部队,回到了右翼,等待六军指挥官的信号,随时准备行动。
就在又四郎刚进入深山不久,便已看到敌人大军的踪影。按照双方的距离估算,不出一炷香的时间,敌军的先遣部队就会抵达山道出口。
见状,又四郎立刻向身边的五名副将下令,低声说道:“你们五人各自率领一千人,一字排开。每千人营结成攻击阵形,分为四列,轮流替换攻击。
切记,攻击结束后,前列人员立马撤回到后排,等待对方射完第一轮弓箭的间隙,第二轮再次发动攻击。把握好节奏,攻击的同时要注意躲避弓箭。”
“是!”五名副将齐声应道,立刻带领各自的队伍,默契地结阵。
又四郎随后在周围来回搜寻,似乎在寻找什么东西。找了一会儿,他发现一棵相对靠近山道的大树,纵身一跃,迅速爬到树顶,找到了一个便于观察战局的最佳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