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宽没怀疑,因为人家是真集结过的。
“不过与周国不同,国主能直接调度的禁军只在十万五左右,其余的都是地方各州府,特别是各族部自己的军队。
按理他们应该听从国主的命令调遣军队,不过各个豪强首领有时也会有理由推脱。
在占城山国,那些首领们只要不叛乱,按时交税,国主就不管他们。
因此十五万禁军,平时按惯例要留十万驻守都城,以防万一。”
赵立宽点头,立即听出曾雄话里的重点。
占城国中央对地方控制力很弱,兵力看起来多,但很多不能调动,因为要用于威慑国中的其它势力。
这确实很离谱,像周国,哪可能地方州县的厢军不听朝廷调度。
而且国中重要的关隘、要塞、城池都是由禁军轮番调动把守的。
这也是大周光禁军就有三十万,却抽不出太多兵力来解决西南之乱的根结所在。
要时刻面对北方辽国的威胁,西北吐蕃、羌人、党项人等的威胁,大量禁军轮换部署在关键要地。
而占城国就不同,他们大量禁军部署在首都附近,居然是为了防内部的其它首领。
有了曾雄的情报,赵立宽心里大体上下判断。
这种内部都难以整合的国家,开战的阻力太大,应该也没胆子开战,更多像是想趁机捞点好处。
正在这时,慕容亭推门躬身进来,瞬间阴影遮住大半间屋子:“大帅,各营人马已经安顿好了。”
“坐吧。”赵立宽抽出一双筷子递给他。
慕容亭在锅里捞了一会儿抱怨:“肉都没几块了。”
“你就不能吃点素的。”赵立宽说着叫来亲兵,让他去火头军那多拿几个炊饼过来。
“这次南下你怎么看?”
慕容亭一面烫得不断吹气,一面说:“还能怎么看,大帅下令,某照着做就成。”
赵立宽笑起来,也是,还是不用动脑子的活得舒服。
第三天,赵立宽已率军到达广顺县。
拒绝了县里官员设宴款待。
让孔方领大军在后方休整半天然后上山。
他自己则亲率亲兵上山去查看情况。
如今身为大帅,很多事他已经没法亲力亲为,更重要的是怎么用人。
他觉得周开山是有游侠精神的,对底层百姓较为同情,所以留他守南安城。
孔方是合格的官僚,读的书多,知道的消息多,带在身边作参谋军师好用。
但他和段思全一样的毛病,在京城长大的官二代,对底层百姓毫无同理心,动不动就是惩罚、杀。
所以段思全果决,作战勇猛,但还是把他的勇猛用在敌人身上为好。
田开荣则年纪大了,他也有不想管事的意思,他又经验丰富,就让他负责后勤。
至于史超,那完全是自己的心腹了。
赵立宽把最重要的补充火药的事交给了他,这几天他都在忙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