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东将名单上的电话逐一拨出,旧部们的反应各异,但核心都是积极的。
最后,张卫东将沟通情况、每个人的意向以及他建议的岗位初步安排,整理成一份详尽的报告,附上每个人的履历和评估,通过绝密渠道直接呈报给了大长老和中央组织部。
如此浩大的一个干部调动,牵扯多个省份,多个部门,再加上对这些人员的调查,工作量之大,张卫东早有预料。
报告送上去后,即便是张卫东,内心也难免有些许忐忑。
这毕竟是一次大规模、跨地域、跨系统的人事调动建议,涉及多位在任厅局级、县处级干部,其敏感性和复杂性不言而喻。
所以,张卫东已经做好了长时间等待甚至需要进一步说明和争取的准备。
然而,中央对科技特区支持的力度和效率超出了他的预期。
仅仅三天后,一份带有中央组织部鲜红印章和编号的《长三角科技特区特殊人才调配函》的批复文件副本,就摆在了张卫东的办公桌上。
文件原则同意了他的全部请调名单,并明确指出:“特区建设事关国家战略全局,时间紧,任务重,特事特办。所涉人员原单位须无条件支持,配合办理相关手续,确保相关人员一周内到位。具体职务由科技特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筹)根据工作需要先行安排,按程序后续备案。”
几乎是同时,刘明、赵非、郭栋等人的电话接连打了进来,语气中都带着震惊和兴奋。
“卫东(东哥张书记)!中央组织部的特调函直接发到省(市)委了!效率太高了!”
“老领导拍着我肩膀说,让我去特区好好干,别给原单位丢脸!”
“这边手续一路绿灯,我明天就能动身!”
……
旧部们纷纷报告着调令下达的迅捷和原单位的配合态度。
显然,中央的意志得到了不折不扣的执行,特区建设的优先级别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面对这些反馈,张卫东心中大定,立刻让臧力力协调总部后勤部门,提前准备好这些“老战友”的住宿、办公条件以及相关的保密协议、入职手续等。
一周之内,名单上的众人,除极个别因手头工作交接特别复杂需延迟两三日外,其余人员全部准时报到。
盛世科技总部一间临时改为会议中心的大厅内,济济一堂。
刘明、赵非、郭栋、陈梦娇、焦红梅、韩兆磊、陈大江、梁高伟、赵永志、唐科学、萧然……这些来自天南地北、曾在不同战线与张卫东并肩作战的干将们,此刻因同一个使命重新汇聚在张卫东的麾下。
看着台下这一张张熟悉而充满干练气息的面孔,张卫东心潮澎湃。
他站在主席台上,没有过多的寒暄,背后的电子大屏亮起了科技特区的宏伟规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