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0章
呈现在李干面前的性能数据很出色,全面超过了歼-11BS,但是,该机和歼-11BS又有明显的不同,首先就是航电系统,太他妈强大了。
方从文竟然把歼-20的技术用上去了,而且发动机也是当前的主力大推涡扇-10B。
李干问,“小方,你是预留了以该机为平台,搞电子战机的各类接口和空间了?”
方从文肯定点头,“是的李局,电子战机采取双座双发是常用做法,歼-11BS不行,上面的教学系统以及航电系统都不适合。但是我们这个深度改进型歼-11BS,就是非常优秀的平台了。”
摆了摆手,李干说,“这个飞机不管是外形还是内在,都和歼-11关系不大,你们大可不必打着歼-11BS深度改进型的名头来做事,我不是小心眼的人。”
方从文等人便尴尬地低头笑了。
这是一点小心思,211厂担心李干把项目给否了啊,担心李干说他们不务正业啊,所以才打着歼-11BS深度改进型的名头,先把飞机搞出来。
这是不自信的体现。
自从歼-8项目被李干砍了之后,今年是第七年了,211厂搞出了歼-11。
实事求是地说,用七年时间搞出一款三代机,无论放在哪个国家都算是速度很快的,强大如美国,搞出F-16也是七年的时间。
但是,凡事就怕对比。
同一时间段里,985厂不但搞出了歼-20,最后还把歼-35搞了出来,中间还附带了一个世界先进轻型战斗机项目,即完全外贸的JF-17轻型战斗机。
这么一对比,211厂的自信心当然是备受打击了,要知道,985厂是从他们这个老大哥厂分出去的!
李干是对事不对人的,能搞出好东西,他是大方的,要项目给项目要经费给经费。
就是就飞机这块,他是专业的,谁也忽悠不了他,反而要接受他的指导,而他的指导,常常是引领世界的。
这时,方从文稳了稳心绪,道,“李局,我们这款歼-11BS深度改进型战机。。。。。。”
李干摆手打断他的话,说,“定型之后,可以使用歼-16这个编号了。”
方从文大喜,继续说,“是,李局,我们的歼-16是基于通用平台的理念研制的,其中有一点是其他战机比不了的,歼-20也比不了。”
顿了顿,他道,“对地探测能力。”
“歼-16搭载的相控阵雷达,重点放在了下视探测能力上,对地的最大探测距离是300公里,我相信试飞是能飞出这个数据的。”
“多用途战斗机的第一任务是对地攻击,所以,我们是有意识地在这方面进行了加强,全般优化。”
“歼-16的后舱没有第二套操纵系统,对,我们取消了第二套操纵系统,后舱飞行员就是专职的武器操作员。”
方从文说这个话的时候,非常的坚定。
必须要承认,这绝对是一个大胆的取舍。
世界上现役双座机里,唯一一款后舱没有飞行操纵系统的飞机是F-14,后舱飞行员专司传感器和武器系统的操作,而前舱飞行员则专心负责飞行操作和空战决策。
实际上,美国人的理念和东大人的是有很大区别的。
如果是双座战斗机,东大肯定会给后舱飞行员安装一套操纵系统,苏联人也是,因为一脉相承。
这个理念的目的是,前舱飞行员在战斗中失能后,战机依然可以由后舱飞行员操纵继续执行作战任务,而不会失去战斗力。
战至最后一兵一卒。
而美国人呢,分工明确,该跳伞跳伞,该投降投降。
方从文大胆采用这种模式有政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