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章
其实,东大出动空中力量为抵抗军提供空中支援,这是一个信号,更是表明了态度。
黑水公司背后的中情局乃至白宫,不得不冷静下来掂量掂量。
至于苏联方面,在得知东大空军对光荣军实施了空中打击之后,他们就大幅减少了对光荣军的支持。
无他,惹不起。
偌大的远东地区都得还回去,这对贪婪成性的斯拉夫人来说,比杀了他们还难受,即便如此,他们仍然不得不把远东地区还回来,说明他们对东大的实力以及自己的情况是有清醒认识的。
李干指挥了几次作战,给其他人打了个样之后,就逐步拖出指挥序列了。
他把精力集中在了歼-35的试飞当中。
这件事情必须要在三个月之内完成,如此,歼-35的定型和服役,才有跟上三号舰服役的进度的机会。
此外,另一个关键项目的试飞,也在鼎新试验基地展开了。
那就是海军的舰载预警机项目。
远东战争期间,为了让东大出兵剿灭向北海道进攻的远东叛军,美国人对东大的要求几乎是有求必应。
当时,海军就拿出了一笔钱,从美国购买了2架E-2C舰载预警机。
订单本来是6架的,按照每艘航母2架配备给001型航母的前三艘。
但是,东大收回远东地区后,美国人单方面终止了协议,只交付了2架。
其中1架配备给了10号航母,另一架则放在了长飞厂进行仿制研究。
舰载预警机的研制难度比舰载战斗机难多了,前后搞了四年,长飞厂才试制出3架样机,现在才进入试飞阶段。
这种使用四台涡轴发动机的飞行平台,本身就是小型运输机,要在上面安装一具圆形的相控阵雷达,机翼要搞成可折叠式,机身强度不但要承受雷达系统的重量,还要承受弹射起飞拦阻着舰的冲击力。
不但如此,还要具备足够长的滞空时间,且飞行性能不能被雷达天线的圆盘影响。
研制的难度系数翻倍,哪怕是有可以进行仿制研究的成熟产品。
长飞厂并没有一味地仿制E-2C,而是在其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
李干看到的原型机与E-2C高度相似,但是,平尾翼上有四块竖起来的扰流板,而且发动机桨叶不是4片,是6片。
这样的改进是针对E-2C的不足的。
机舱里布置了一个可以容纳8个人的空中指挥舱,比E-2C多2个人。
因为发动机功率更大,飞行性能比E-2C要好。
最大的亮点是上面搭载的相控阵雷达,是根据歼-10用的那具机载相控阵雷达的技术搞出来的,最大探测距离达到了惊人的500公里,远超E-2C,与空警-2000是一个水平。
要知道,空警-2000上面搭载的雷达天线尺寸更大。
李干索性把舰载预警机的实战试飞和歼-35的统一起来进行,搞完了起降测试后,直接就进入作战配合方面的试飞,测试两机之间作战系统上的契合度。
最理想的结果是,舰载预警机能够和歼-35同时完成定型,同时加入海军服役,如此一来,海军航母战斗群最后一块短板就补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