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在收编了39艘核潜艇之后,东大海军一跃成为了世界上第三大核潜艇部队,真正具备二次核反击能力。
所谓二次核反击能力,是指在遭核打击之后,具备第二次向敌国发射核导弹的能力。
实现二次核反击能力的最佳方式是装备弹道导弹核潜艇,即战略核潜艇。
东大的第一艘战略核潜艇是1981年下水,正在海试当中,今年内可以服役。
可是,和苏联战略核潜艇相比,东大自己搞的战略核潜艇无论是吨位、载弹量、噪音控制、技术水平,都是远远不如的。
会议形成的方案提交上去之后,最高统帅部决定在总部下面成立一个独立的核潜艇指挥机构,即核潜艇司令部,专门指挥核潜艇部队的作战。
而关于海军建设,李远海需要和李干进行一次详细的谈话。
三大军种中,空军的发展最快,路子也最成熟,而且很清晰,其次是陆军,已经全部完成了师改旅工作,信息化建设因为北斗卫星系统加快部署使用的缘故,大迈步前进。
唯有海军,发展速度是不尽人意的,此前为了应对战争大量建造的022型导弹艇,以及批量建造的052B型驱逐舰,现在有一种声音称,海军不需要这么多船。
这一派观点的理由是,我国奉行的是防御性国防政策,不需要像美苏那样满世界各大洋去争霸。
李干和李远海在雨林基地生活区的热带花园里边走边谈。
李远海拿出软中华烟发,李干摆手示意自己不抽。
大首长笑道,“我倒是经常忘了你是空军飞行员,海军装备建设没有你,怕是寸步难行。”
李干说,“首长,这话不对,没有李干,一定会有吴干、陈干,我只不过是恰好在这个位置上,恰好做了一些事情。”
“不说这些,关于海军发展的战略目标,上面还在争论,我想听一听你的看法。”李远海说。
李干沉声说,“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我国经济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会不会发展到像美、日、英、德、法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回答了这个问题,也就回答了海军发展的战略目标。”
李远海说,“你小子也是搞经济的一把好手,展开说说吧。”
二人走到了凉亭这里,在石凳上坐下,警卫远远站在十几步之外,警惕地注视着周遭。
大家都知道李干有个习惯,他喜欢拿数据说话。
他取出随身带的笔记本和笔,翻到空白页,一边写一边说,“当前,我们三大高速发展的经济带是,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后者实际上是渤海经济圈。”
“珠三角的发展是最快的,当然,这里面也有港珠纳入国家财政的原因。”
“我们看具体情况。”
“南港的就不说了,1985年之前成为万亿城市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重点说特区和羊城,以珠江口为中心,方圆200公里内,南粤省正在大搞基建,以快速铁路作为骨干,建设1小时物流圈、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