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最关键的是,刚刚收回来的辽东省急需发展建设,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人口问题。
在交接之前,根据两国协议,当地居民有两种选择,一是俄国籍,二是东大籍。
许多人选择了离开,保留俄国籍,少部分选择留下,转变为东大籍。
十多年后,当然苏联轰然倒塌时,那些选择保留俄国籍的人后悔得肠子都绿了。
原滨海边疆区总人口为260多万,面积16。5万平方公里,而同样面积的中原省,人口为6000多万。
可见这里的人口密度有多小。
但是,在整个远东地区,原滨海边疆区的人口密度是最大的!
可见远东地区有多大。
辽东省成立后,第一次人口统计出来的数量是你120多万,也就是说,跑了一半多。
没关系,东大别的不多就人多。
国家立即启动了一项支援边疆建设计划,就像五六十年代支援边疆建设那样,从内陆各省组织人员前往辽东省。
辽东省的沿海地区,自然资源非常非常丰富,发展潜力巨大。
而东大中西部地区受限于地形地貌,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西部地区,但是那些地区又是人口非常集中的地带。
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内陆地区青年一代响应国家号召,跋涉千里来到了辽东省建设边疆。
在短短的三个月里,就涌入了两百多万人,速度是惊人的,规模也是惊人的。
根据估算,现阶段里,辽东省放3000万人没有问题。
因此,支援边疆建设计划,起码得实施五年以上。
其实,以有超前意识的李干看来,这么大一块地方,自然资源那么丰富,养活1亿人都没有问题。
在接受该地区时,部队找到了一个地质勘探所的资料库,里面是苏联过去几十年以来对远东地区的自然资源勘探情况,资料非常多。
李干对自然资源很敏感,他立即让人进行统计。
最后得出的数据是,煤炭探明储量高达37亿吨,锌探明储量更是惊人的140万吨。
另外,本地区森林资源异常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7。5%,林地总面积为1230万公顷,木材总储量20亿立方米!
相当于两个大兴安岭林区的木材储量!
这简直是他妈的宝库啊!
而且,本地区是远东的工业基地以及渔业中心,可以说是远东最为精华的一块地方。
李干最看重的是森林资源,经历过一次的他,太清楚森林资源的重要了。
他立即撰写了一份报告,提出了“绿色经济”概念,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工业和自然资源协调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财富。
无疑,这个概念在当前是超前的。
因为他的身份特殊,这份报告引起了上面的高度重视,根据这个概念,后续不断调整了辽东省的发展方向,当做一块肥沃的经济发展试验田来进行。
接下来就是国防方面的建设了,驻军分布和建设是重中之重。
鞑靼海峡对面的库页岛,还有大几十万远东叛军这个大炸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