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什切夫:“所以这就不是人种的问题,这是体制问题。你看我们现在做的工作,这是世界上最精密的光纤生产线,零点零几毫米直径,完全均匀,100公里也不会有一一个断点,生产这样的光纤的设
备,是由我们组装和调试的。除了手艺,还有工作积极性,这里当然不会有人早退,实际上为了让第二天工作更好继续,弗拉先科总是下班后再花千几分钟把零件预先摆放好,设备归位。
普京点点头:“苏联的体制抹杀了劳动者的积极性,长期以往的体制把整个社会风气带坏了。如果想要改变苏联,首先得改变这个体制。戈尔巴乔夫现在做的这些改革新政,其实还是浮在上面,说了
很多漂亮话,但实际下沉不到最底层。
科什切夫:“戈尔巴乔夫,想改变些事情,但是,大概率改不成。
普京:“因此我一直在想,像我们这样的,亲身感受过一种新体制的,并且在这种新体制”下面长时间工作过的人,应该更有办法改变苏联。
科什切夫:“普京律师,这可能是管用的,但是,嗯,那个,我已经申请入籍了,一审已经通过了,在排队呢。”
普京:“啊这。”
普京看向弗拉先科、扎德普里亚尼。
“我们还没有。”
普京:“是"还没有?
扎德普里亚尼:“是有这个想法,但是又有点犹豫。主要还是对苏联有点感情。”
普京点头,扎德普里亚尼的这种想法和他基本样,还真是有点共同语言。
扎德普里亚尼:“其实和我弗拉先科无聊的时候也会讨论苏联体制问题,苏联改革问题,随便说说的。科什切夫认为东德那样的经济特区制度可以值得一试,但我认为经济特区不行。
普京:“因为。。苏联太大了?”
扎德普里亚尼:“对。东德只不过是俄罗斯的一个州的大小,还是西部的州,不是西伯利亚那边的州。开两个经济特区,发展好了,周围一两百公里区域,先是人被吸引到经济特区,这些流动的人又
会把特区的理念带回去,这就能扩散开来。而在苏联呢,最有可能的是经济特区扩散扩不开来。
弗拉先科:“但是有几个经济特区,至少能让苏联有一点钱。”
扎德普里亚尼:“这又回到刚才的问题了,苏联太大了。东德1600万人口,苏联2。6亿。除非我们把整个列宁格勒市设为经济特区。
弗拉先科:“为什么不可以呢?六百万人的经济特区也不是不可以嘛。普京同志,您就是列宁格勒人,到时候,到时候就当列宁格勒经济特区的市长好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普京同志,您要是当了列宁格勒市长,我们一定回去,在你的经济特区开公司”
普京:“我觉得,可以把你们两位的意见综合起来。既设经济特区,这个特区会是一个不小的城市,与此同时,也要在全国范围内改革,那种撼动最底层制度的改革。”
张家祥:“各位苏联朋友,虽然这事可能提起来不太开心,但是我得说一句,苏联的最底层制度现在就已经被撼动了,而且事儿越来越大。
弗拉先科:“唉。这是可以预料到的事。”
普京:“波罗的海那三个国家一直有严重的历史遗留问题,说实话,这几十年苏联并没有在那三个国家获得什么收益,无论是经济收益还是政治和国防收益。与其这样,还不如分家的好。‘
弗拉先科:“可是波罗的海三国的最高苏维埃提出分家之后,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到处都乱起来了。亚美尼亚说他们也是莫洛托夫密约给吞掉的;乌兹别克共和国说他以及高加索各国也应该有权利寻求独立。波罗的海三国开了个头,连锁反应。
扎德普里亚尼:“其实不能把这件事推在波罗的海三国头上。这其实是因为勃列日涅夫逝世。他活着的时候,无论他管不管事,威望在那儿,各个加盟共和国还是给他面子的。现在他死了,不管是利
加乔夫还是戈尔巴乔夫,都没有那个能力压服各个加盟共和国。
科什切夫:
“作为准中国人我现在也得插一句,
这可能不是波罗的海三国带头导致的,也不是勃列日涅夫逝世导致的,而是苏联这几十年来的国内政策导致的。
你有,
现在不只是加盟共和国在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