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路,家俄餐厅。
普京和他手下的部门员工们例行在这里聚会,当然,能出来聚会的也都是工人俱乐部那个办公室里已经知根知底的克格勃员工。那些还不熟的克格勃员工是不会来的,因为在正常的工作流程中,下
线和上线可不能随便见面聚会。
“弗拉基米尔,我好像感觉最近我的工资有点降了。”
名克格勃发话。
普京:“这应该不是我们工作的原因。每次的工作总结里面我都是大力称赞你们每个人的工作,说你们表现得都非常优秀。实际上,克格勃给我发的绩效工资好像也略有下降。”
“我的也是。“以前年底应该多发的,这次没有了。
在座的其他4名克格勃特工也纷纷表示出现了相同的情况。
普京:“戈尔巴乔夫说削减不必要的开支,增加苏联经济效率,我们克格勃可能也受影响了。”
伊万斯雷丁:“除了克格勃的工资比较低迷,还有另一一个问题,明斯克市场上的商品价格涨了。你知道的,我在克格勃的工资是留给家里人的,我在中国只花第二职业挣的钱,现在家里人说,工资买
不了多少东西了。
普京:“伊万,你老婆是明斯克市政局的高级工程师,我早两年就建议你把老婆也弄过来的。。。。算了。那么家里生活有没有困难?”
伊万斯雷丁:“倒还不至于生活困难,就是开支变多了,存不了多少钱了。”
齐卡柳克:“伊万,些涨价比较厉害的商品,你可以从中国邮寄包裹回去。当然鲜肉就算了,但是香肠熏肉之类的可以邮寄。”
普京:“各位反正在中国的生活我都知道,是没什么问题的,在苏联的家属,像伊万那样的情况,现在只是他个人这么觉得,过段时间可能就不止他一家了,你们要各自做好准备。”
伊万斯雷丁:“啊?过段时间还会更差?”
普京点点头,十分肯定地说道:“绝对会变得更差,我现在每周去上财旁听两节课,懂得了很多经济学,现在的情况就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措施能不能成不好说,但一两年的动荡是少不了的。而且
还有可能出现更坏的情况。
齐卡柳克:“是不是该提醒一下家里的人,往冰箱里多冻一些食物?”
普京:“食物恐怕你也不能储存一整年的肉。但是其他的商品,比如衣服,你们现在就可以让家里人,把未来两年计划要穿的衣服都买齐。”
从二十六七的小伙子到三十多岁的已婚奶爸,普京在中国呆了十年了。
中间回过几次苏联,在莫斯科在列宁格勒他都感觉苏联像是一台越来越老化的机器。现在要变革,机器可不得狂抖猛喘,折腾好一会儿。
在列宁格勒的父母的变化也是肉眼可见的,六十多岁的父母十年前的生活啥样,十年后还是啥样。而且好像生活质量还略略下降了。
彻底移民到中国不太现实。克格勃在编入员怎么能润呢,除非苏联不存在了。
而且普京想来想去,还是觉得不能放弃自己的国家可能苏联的官僚体系很扯淡,但苏联,不管怎么说那是自己出生的地方啊。
只是,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效果或者说结果会怎样,普京现在了解得多了,的确是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怀疑。
上海工人俱乐部,中方负责沟通的石科长照例在这里请克格勃在上海的、愿意“沟通”的人员喝茶吃点心。
“达瓦里希石,如果苏联的改革没改成功,是不是会出现很严重的后果?你们高层应该对此也有预计和准备吧?”
普京问。
石科长:“我们情报系统的,对于高层这方面的预计和准备是不太了解的,这不是我们工作的内容。我只能从我个人感受的角度和你聊聊这件事。我觉得啊,苏联身上得掉点儿零件。”
普京:“掉零件倒不是我关心的问题,我关心的是这台机器以后还能不能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