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 第138章 三十多岁的克格勃奶爸想搞点事(第1页)

第138章 三十多岁的克格勃奶爸想搞点事(第1页)

在这一轮改革中,通用机器制造部(民用航天部)的航天研究所、工厂没涨工资。

除此之外,中型机器制造部(核工业部)也没涨。除此之外,航空工业部、船舶工业的军舰制造设计单位。。。也没涨工资。

因为“他们的工资已经是涨过的样子了”。

苏联军事工业和航天工业的工资整体高于其他工业,这大概算是19661969年柯西金改革的遗留,工厂企业可保留一部分利润自主分配(最无争议的分配当然是作为绩效奖金发给全体职工)。

七十年代,勃列日涅夫收回柯西金改革,但因为美苏冷战苏联转守为攻的需求,军事工业不能躺下,要高产量而且也要高品质,所以军事工业的工厂、研究所直都有额外发放的绩效奖金。

到现在,戈尔巴乔夫要增加全国工资收入,苏联部长会议以及整个苏共中央思虑再三,认为军事工业的工资还是先不要同步上涨,先把民用工业的工资涨起来再说吧。

苏共中央当然知道这会导致军事工业职工的收入水平降低,无论是相对水平还是绝对水平全国工资普张之后,现在就绷得紧紧的岌岌可危的农产品和物流供应链就面临着更大的压力,说不定就连

万年不动的国营商店价格也会上涨。

。。。。。。

但是苏联的军事工业职工人数太特么庞大了啊。给不起。

根据OGAS的分类统计,在全国的工厂企业职工中,军事工业职工人数占30。18%,怪不得简氏防务周刊前不久说苏联的军费不是占GDP的4%,算上隐形国防开支有30%。

(但是30%是各种估测版本的上限了,4%不合理,直接用30。18%的数字也不合理)

给其他工业部门的职工加工资,目的是能以此刺激生产,尤其是轻工业和消费品的生产,如果市场供应的消费品数量上去了,那么上涨的工资总额也就不成问题了。

1986年的统计,苏联制造业(第二产业)的平均劳动生产率约为中国的35%,美国的31%。

也就是在投入相同价值相同技术水平的设备、人力的时候,苏联工厂的产出是中国的35%,美国的31%。

自苏联成立开始就一直为劳动生产率的事儿奋斗。在其他国家,“劳动生产率"只是经济学家著作中才可见的名词,但在苏联"劳动生产率"到处都在说。

越说什么,越缺什么。

为了挽救劳动生产率,苏联累计采用过如下办法:

契卡,专业枪毙,已失效。当然现在苏联还是有人说我觉得当年斯大林是不是枪毙水平不高,现在应该再试试看枪毙效果。苏共中央决定枪毙这人。

“祖国母亲正遭受侵略"剧本,有效,但现在这剧本唱不起来。

安德罗波夫反寄生虫,反怠工,契卡的弱化版本,不枪毙只发配去种土豆,已失效。

精神文明,提倡"共产主义新人”,也就是灌鸡汤,勃列日涅夫早期的口号,已失效。

除共产主义新人之外,还批发社会主义劳动英雄金星,发动苏联全部媒体喉舌宣传劳动典型,从普列汉诺夫开始,平均每5年宣传一一个劳动英雄典型,现已失效。

党政机关干部亲自抓,强化管理体制,开展劳动技能大赛,提高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搞一次运动,直失效。

现在得试试多发钱了。

“劳动生产率是决定劳动者的收入的几个关键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因素。”

上海财经学院。

从两三年前开始,在上财进修或者留学的苏联学生变多了。从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的经济学本科毕业来中国读硕士的研究生、来深造的苏联地方干部,总计有120多人。其中进修干部占了一半左右。

在说到戈尔巴乔夫最近的新改革措施,讲师张雪丹和台下的苏联学生讨论很热烈。

一名学生:“劳动者的收入跟一一个区域内劳动力过剩还是紧缺有很大关系。”

张雪丹:“对,这就是供需对劳动力价格的影响。但是从劳动者本身,以及整个社会的均衡、可持续发展来说,劳动力价格又不能完全由市场供需决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