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个进入紧急状态的是亚美尼亚共和国首都埃里温。从6月底,埃里温街头20003000人集会,抗议亚美尼亚正在建设的大型化工联合体以及核电站建造计划,喊出口号"拯救亚美尼亚免遭化学和
亚美尼亚的事件还不是单独一件。在阿塞拜疆共和国,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首次举行要求跟亚美尼亚共和国合并的集会活动,集会的组织者在全自治州征集支持者签名。虽然警察在后头追着这
些人跑,但支持者的签名还是收集到了100多张纸。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危机又让埃里温的市民更踊跃地上街,7月10日,亚美尼亚共产党中央宣布埃里温戒严。7月14、15日,街头游行群众与警察、军队发生冲突,32人死亡,197人受伤,数百人被捕。
“我只是掐个网,怎么出这么多事”
。。。。
苏联67月的动乱当然不仅限于加盟共和国,苏联在这段时间最早出大事的其实是列宁格勒。加上23月份的示威跳河事件,看上去列宁格勒竟然成了苏联的革命老区。
不过这也不奇怪,自萨布林起义之后,这10年列宁格勒就一:直是苏联的高危地区,再早点的话,十月革命不就是在这儿爆发的嘛。
网民游行带起全市市民游行,6月底,网络修通了之后全市还在间歇性的罢工。
到7月15日,列宁格勒的罢工和示威终于波及到了军工行业,这可是乌斯季诺夫时代最引以为傲的苏联工业的明珠。啊不对,现在乌斯季诺夫已经去见马克思了。
问题也出在这上面。苏联自七十年代起,各工业部门工业行业持续崩坏、产品品质持续下跌,但军工产品品质一直维持稳定,这不是什么玄学,而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
军工厂只要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从厂长到工人除了国家法定的基本工资之外还会有一笔丰厚的奖金,比如造船厂工人月工资150卢布,奖金200卢布。把军舰交付出去之后可能还会额外发
500600卢布的奖金。其实这是苏联60年代末柯西金改革时代搞出的举措,后来柯西金改革收了回去,但乌斯季诺夫没让军工行业收回这条改革措施。
除此之外,军工厂免受社会流氓以及黑帮(更有组织的社会流氓)的打扰。
自从乌斯季诺夫去见马克思,新任的国防部长以及军工部门负责人觉得军工产业的高品质不是源自于真金白银而是源自其他的方面,为了让苏联中央减轻财政供养负担,从1986年起大幅度削减了奖
金额度。
列宁格勒的波罗的海扎沃德造船厂是造船工人最密集的地方。7月15日,这里的造船工人不干了。
“抗议削减工资”维护工人权利“为了生活,还我工资!”
这些工人早上到岗之后就不下船坞,全都聚集在船坞边上,其中还有一组工人把横幅挂到了龙门吊上面,把"扎沃德造船厂”的字给遮住了。这种E幅布标语肯定是花了很长时间预先准备的。
工人罢工的地方就是扎沃德造船厂的三号大坞,长300米,宽55米,在船坞中,坞底的闪着金属光泽的长长的构件,一艘巨舰的龙骨刚刚铺设。
这是今年5月份刚开工的基洛夫级四号舰"尤里安德罗波夫"号。
距离三号大坞几百米的地方,同样也是一大群人,这是舾装码头的1500名舾装工人举行罢工。
在舾装码头系泊着的军舰全长252米,中央的舰桥一层叠一层,从远处看像座小山。这是基洛夫级的三号舰”加里宁“号,今年4月刚刚下水。
舰首20个巨大的倾斜发射井,20枚P700(SSN19)重型反舰导弹,12个8联装S300F远程舰空导弹垂直发射井,几十枚SAN4,1门双联装130毫米舰炮。。。。。不过现在还没装上去。“加里宁”号的双联
装130毫米舰炮现在还在岸上搁着,罢工工人主要就围在这座舰炮旁边。长长的130毫米炮管0度仰角平指前方,炮管挂了条布条:“还我工资!
造军舰的船厂安防能力肯定不是盖的,在工人们开始骚动后几分钟,扎沃德造船厂保卫局便派出了大批警察和安全人员进入船厂,和工人对峙起来。
工人:“警察们!你们自己想一想!这半年你们的工资是不是也降了?”
这话杀伤力简直太大了,警察们当即就有不少人陷入沉思。
工人的工资降了,工厂安全警察的工资当然也会降,安全警察的编制是放在扎沃德造船厂下面的。
保卫局局长普利耶夫见势不妙,立即拨通了列宁格勒安全局的电话。
“扎沃德造船厂!我这里需要人!需要100人!”
“我没有100人给你,列宁格勒全市到处都需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