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乐豪哭丧着脸问,第一次发射失败了,第二次发射是掐着1985年年尾,再失败可就没有时间了,能不能再宽限一次,给我们留一一个明年4月份第三次发射的最后机会,让我们心理压力没那么大?
钱学森说不行,12月31日之前南洋一号卫星必须上天,上不了天国家航天局作为甲方要罚款,也就是说12月的第二次发射不允许失败。
为什么这么逼迫秦龙公司,钱学森还是找了个时间对龙乐豪解释,说你们要习惯快,只有第一步快,以后才会步步快。秦龙航天和长征10是商业模式运营的,宣传铺天盖地,连官方网站都有了,就
算核心机密数据不泄露,创意肯定大家都知道了。只要长征F10发成功,美国那边就会动起来。
现在美国在军工尤其是军工电子业内号称“瞪中国一一眼就怀孕”。。。。。
总之,你得练出手快的功夫来,领跑就一直领跑,别让瞪你抄你的人跑前头去了。
当然,也别把这想像成地狱级难度。领跑者压力大是真的,但是赚钱多也是真的。哗哗的利润收入手中,你必然会比跟跑者有更多的筹码,有更大的加速度。
“5,4,3,2,1,点火。”
全长56。5米、银光闪闪的长征10(这枚火箭就没刷漆,金属原色)微微颤动,火箭尾部喷吐烈焰浓烟,从发射塔缓缓升起。
长征10第一级9台YF9D液氧煤油发动机并联,这发动机基本上就是长征4号同款,只是小改,从YF9AB改成了D。
第二级1台YF9DV,为优化在真空环境下运行而小修了喷口外形的YF9D。
两级火箭燃烧完之后,卫星就入轨了。第一级的壳子和9台YF9D能回收,第二级的1台YF9DV不能回收。
一、二级分离之后,发射指挥中心的跟踪画面一分为二,分别跟踪第二级+卫星的状态和第一级的回收动态。现在龙乐豪盯火箭回收,彭汉杰盯第二级和卫星。
在视频监控中,第一级脱离之后先呈抛物线飞向大地,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减速,过会儿火箭姿态转换到发动机冲前,点火更快地减速。到回收场之后,火箭变成尾巴冲下,火箭尾部9台发动机中央
的那台点火工作,火箭的第一级垂直匀速下落,并且不断微调位置,然后稳稳地坐落在回收场。
彭汉杰那边,第二级正常工作,越飞越快、越飞越高,最后成功入轨,调整轨道、定位成功。
龙乐豪孤注一掷搏上秦龙前途命运的第二次发射终于成功了。
“龙乐豪,”
打通了钱学森的手机,钱学森说的第一句话非常冷静:
“把卫星送上天不算什么,把降落下来的这一截子火箭再发射一一次,那时候我才满意。”
龙乐豪:“钱总,我想问问最近还有什么烂便宜的卫星需要发射的吗?我们未来一段时间保费可能都有点虚高,卫星太贵的话保险金额太高了。
。。。
英国。剑桥大学。
“神奇的中国工程师。这样的火箭是不是意味着将来我们把卫星送上太空的价格会大幅度下跌?”
史蒂芬霍金,剑桥大学校园的轮椅狂人,不但离不开轮椅而且胳膊渐渐有点抬不起来了,但借助轮椅计算机和特制键盘的帮助,仍在进行广义相对论和宇宙学的探索,虽然探索的速度很慢,但总是
能找到当前理论当中最关键的问题。
中科大合肥校区理论物理系主任吴显之访问剑桥,当然要见一见这位老同学兼学术朋友。两人在一起聊天,霍金竟然主动问起了最近中国发射第种“可回收火箭"。
吴显之:“好像是吧。虽然我不太懂这个,但那家西安的公司宣传包装真是厉害,报纸上电视上时不时能看到。那种火箭的下半截是可以回收重复使用的,这就等于省了好多钱,那火箭发动机和壳体
都是很贵的东西,液氧和煤油相对来说不那么贵。
霍金:“那我的构想就有希望了。真是神奇的转折,中国的工程技术再一次帮助了宇宙学的研究。’
吴显之:“还是特霍夫特的理论和你的量子克隆假说吗?”
霍金:“并不是。我又经过了另一种计算,觉得可以通过观测太初黑洞来从实验上解释黑洞信息佯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