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2月,苏联武装力量现役人员总数410万人。
过去10年,苏军总人数在360500万人之间浮动,一直是世界人数最多的军队。
因此,苏联的义务兵役制其实基本就是全员兵役制。六十年代苏联每年出生200230万人口,男性100115万,扣除残疾、先天疾病、再扣除考上大学的,其余苏联男性都得在军队里滚两年。女性
则大约是10:1的抽丁比例。
除了义务兵,苏联的军校系统每年要从适龄的高中生当中招收10万名军校生,将来毕业做军官或专业军士。
库斯科沃站的新兵“兵变"本来以为只是普通的愣头青闹事,克格勃也的确把这些新兵甄别出领头人之后,其他的再塞进了军营。但在审讯这些领头人的时候,克格勃的军官两限一黑:
在这些领头人当中,有一个人的背囊里塞了很多书:
《共产党宣言》《论民族自决权》《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国家与革命》。。。
以及一本印刷粗糙的地下出版物:《瓦列里萨布林的革命观点》
所以说克格勃的军官两眼黑。
这不,不但这个差两个月满19岁的新兵再也出不来了,他读书的高中、他的父母、他所在地区的区、市、州兵役部门,全都有麻烦了。
《世界主要国家常规军力对比:1982》
简氏防务周刊在年底出了份很长的统计对比数据。在这份统计数据里,美、苏、中、英、法、西德六个国家被简氏列为世界军事的"第一梯队”。
军队总员额方面,美国134万人,苏联410万人,中国210万人,英国33万人,法国37万人,西德40万人。
主战坦克,美国4700辆现役、1万辆库存;苏联21800辆现役、3万辆库存;中国5200辆现役、3000辆库存。英法德的现役坦克分别是1300、1600和2200辆。
航空母舰,美国18艘现役、1艘在建;苏联5艘现役(直升机航母也是航母),2艘在建;中国1艘现役、1艘在建。英国3艘现役1艘在建,法国2艘现役,德国没有航母。
但是算海军舰艇总吨位的话,美、苏、中大约是10:7:3的关系。
然而有意思的是,如果按年度民船交付总吨位算,这三国又是倒挂的。中国:美国:苏联大约是15:1:1。2的关系。
现在世界的民船造船大国两个,中国和日本。每年交付的民船总吨位占世界的70%。其他的“中型造船强国"有法国、丹麦、荷兰、瑞典、韩国、罗马尼亚等不超过10个国家,再低档的能造船的国家
就可以忽略了。
空军方面,苏联空军拥有1。7万架作战飞机,美国空军1。3万架但是储备了近万架飞机。中国空军的现役作战飞6机数量5000架,储备不详,简氏认为中国储备的作战飞机应该没多少,因为从中国空军
中退役的飞机技术已经基本上算绝对落后了。
除了常规军力的现状,简氏还预测了几个军事大国未来的军力发展。
简氏认为苏联军队规模还有进一步扩大的潜力,但扩军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苏联陆军已对西欧有足够的威慑力。
美国的军队人数处于低谷,未来可能不会再裁军了。中国则是在军事编制改革的过程中对陆军和省军区部]进行瘦身,但海军在扩编,军队总人数会稳定或有小幅度下降。
简氏的预测还真就错了,苏联在1982年底制定了一项预备役架子充实方案,打算把军队总人数从410万扩充到425万。
“我们拟在1983年春季,在白俄罗斯、乌克兰、波兰、民主德国,进行次方面军级的空地联合作战演习。演习名为:西方83。”
“为了保障这次演习顺利进行,拟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共和国的预备役部队中,提升10个师充实为常备师。这样比从其他方向调集部队参加演习更方便,所需的资源更少。”
苏联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汇报。这场规模空前的军事演习,需要提前5个月准备。
勃列日涅夫费力地翻看乌斯季诺夫带来的演习第一版方案,看了一会儿头就晕了。“这是军队所做出的配合工作吗?
乌斯季诺夫:“是的。通过向全世界展示苏联军队的建设成果,展示苏联防御本国以及保卫社会主义阵营的决心,警告西方不要在某些地区耍花招。
安德罗波夫:“我提议,国家安全部队也要参加这次演习。”
乌斯季诺夫:“我们可以把这部分添加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