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颁发给天宫空间站也不算特别意外。用10月份诺贝尔委员会拟定的颁奖词来说就是:
“空间站是凝聚人类物理学与工程学的太空奇迹,天宫3空间站在运行的6年间,为广义相对论、宇宙学、凝聚态物理、量子力学、地球物理学、太阳观测活动等多个物理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极大
的助力,推进了世界物理学以及科学的发展。
天宫3空间站的基础物理研究可不仅仅是观测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空间站的“量子"舱在凝聚态物理和量子力学方面取得了4项成果,给3个研究方向提供了加速。
从19771980年,空间站用专用仪器对地球大气进行长时间观测,获得了以往在地面上无法获得的高层大气的宝贵数据。
天宫3还有太阳黑子观测仪器,通过对太阳黑子的观察,1980年有效地预测了大西洋环流的某个特性变化。
总之,天宫3空间站上的物理研究没有个单项成果够资格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是那么多的单项物理突破都因天宫3空间站才诞生,想来想去,还是给天宫3颁发诺贝尔奖最合适。
这一届的奖项争议不大,只是一些诺贝尔委员会的委员认为,给天宫3空间站颁发的应该是“诺贝尔特别奖"而不是物理学奖,因为天宫3空间站不仅是在物理学方面有重大助力,在生物学、化学方
面,
的实验室也搞出了不少成果。
NASA也有点意见,因为阿波罗计划没得,空间站却拿奖了。但诺贝尔委员会认为空间站还真就比阿波罗计划更有资格获奖。登月就是爽爽,主要是美国人爽,爽完然后就过了,你可以说阿波罗计划
刺激带动了美国国内诸多产业和应用技术的发展,但阿波罗计划成功之后并没有为那么多的学科研究提供平台。
除非阿波罗飞船在月面发现外星人飞船残骸,让地球的科学技术发生阶跃。否则它在物理学的意义就是比不上空间站。
“这次奖项颁给了我们的空间站,其实我认为,这一一次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是颁发给了全世界的航天工程,只是由我们代领这份奖项。”
“对人类物理学进步提供帮助的除了天宫3,还有众多的科学实验卫星,他们不停地观测地球、太阳,为科学研究和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第一手的数据。”
“中国、美国、苏联向宇宙深处发射的深空探测器抵达了火星、金星、水星以及太阳系内的其他行星、卫星,甚至为人类探索整个宇宙,扩展人类的认知域。”
“1969年,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这是地球文明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同时也是世界航天技术的重大突破。”
的褒奖”。
中国航天的总舵主钱学森、天宫3的设计总师王希季代表天宫3的设计团队到斯德哥尔摩领奖。在领奖之后的演讲中,钱学森把这次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涵义扩展为“这是诺贝尔委员会对人类航天事业
好吧,所谓的人类航天事业,其实就是中国、美国、苏联仁。
“人类为什么要探索宇宙?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两个维度出发。”
“一是让我们在更高的层面、更广阔的尺度思考人类的未来,二是寻找和选择我们在宇宙中的新家园。”
钱学森的这两句话像两艘宇宙飞船,兀地撞进了在场每一个参会者心里,让不少人的心跳都加速起来。
“人类向太空的拓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将彻底改变人类的未来,甚至会决定我们是否还有未来。”
“对现在的我们来说,地球变得太小了。”
“当然,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可能不会解决地球。上迫在眉睫的问题,但它将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全新视角,让我们着眼于更广的空间,而不是拘泥眼下。希望这能够让我们团结起来,面对共同的挑战。”
“感谢大家的聆听。也感谢各国对未来国际航天项目的合作与支持,尤其是正在进行的国际空间站项目。我衷心地希望这个史无前例的太空奇迹能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按期完成,这是人类迈向宇宙之
前必须完成的基础建设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