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战争,欧洲核平,全世界大病场,社会生产倒退,所有国家为疗伤精疲力尽,人类科学技术停滞
中国拳打美国脚踢苏联谁也别呲牙了,大国无战争,全世界好吃好喝舒舒服服过日子不想别的,科学技术停滞。
能不能有条新的时间线打破科技魔咒的呢?
。。。
“人类能源的未来,不,人类科技的未来,就在这里啦!”
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土木堡附近。
虽然于敏反复说过,托卡马克装置可控核聚变原理实验装置,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基本不会装填聚变物质进行反应,即使装填聚变物质进行燃烧试验也只是装填微量的氘,但在建设实验堆的时候
还是保险起见,把托卡马克试验区建到了远远的地方。
托卡马克装置,环状磁约束可控核聚变装置。
1955年,苏联科学家伊戈尔塔姆和安德烈萨哈罗夫首次提出了用环状强磁场约束同样带有磁性的等离子物质,使这一团等离子物质”悬空”发生核聚变反应。“托卡马克”就是俄文环状、真空、磁线圈
这几个单词的缩写。
1958年,苏联建成了第一个托卡马克装置:T1反应堆。
60年代,英国皇家学会建成了西方第一个托卡马克装置。1966年,中核工业、中科大在合肥建造了个托卡马克装置。
和土木堡样,合肥也是为安全起见,开了个专门的核工业聚变研究院,距离合肥市市区最近的地方也有20公里。到后来中科大1970年建合肥分校的时候分校也离核聚变研究院20公里。
到七十年代后期,世界已经有17座托卡马克装置在运行,滋滋滋地烧等离子气团烧得不亦乐乎。
1981年5月22日,怀来建成的这座中国托卡马克是至今为止世界最大、磁约束能力最强的托卡马克装置。
在新闻记者的笔下,怀来托卡马克装置被起了个名字“中国太阳"。
其实太阳是重力约束核聚变,托卡马克是磁约束核聚变,以后还会有惯性约束核聚变。。。。这仨基本原理是不一样的。
于敏、杨振宁在“土木堡"巨大的环形大厅边缘的走廊散步,注视着中央地板上的磁约束环形装置,这还真有点儿核反应堆的感觉。
于敏:“你们把托卡马克装置建在怀来,居然还把这座装置起名叫土木堡’,真够想象力丰富的,土木堡这儿几百年前发生的事可不是什么好历史。”
土木堡的工程建设部主任章其永:“那我们就把土木堡赋予新的历史意义好了。”
杨振宁:“都已经定下来了,土木堡装置,英文名是"Tumuburg。”
于敏:“还不如简化一点,叫TUMU。叫Tumuburg,外国人还以为在这儿有一座叫Tumuburg的不小的城市呢。”
于敏说得在场的人都笑了,“外国叫这堡那堡的城市就是多,他们可能想不到土木堡是一座荒废了的村庄。”
。。。。。
土木堡预计下个月首次运行。
和世界其他的托马卡克装置一样,土木堡预计在投入运行之后很长段时间,主要工作就是烧等离子气团。
用外来能源把一团惰性气体加热到几千万度、上亿度,这团气体不是氚也不是氘,不会发生核聚变反应,只是在外来能源的加热下烧到几千万度。
现在所做的工作就是:验证环形的超强磁场能否约束住等离子气团,约束起来的等离子气团每秒钟逸散多少;超强磁场能约束的最高温度的气团是多少度,能不能再往上提高;能最长约束多长时
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