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希多夫向勃列日涅夫抛出的第二个王炸是:苏共二十六大就要召开了。
五年一届,1981年2月25日开幕,现在是12月,各地的苏共全国代表已经在陆续选定了。
什么选代表。。。回到重点,是二十六大的会议基调已经定下来了,苏共主席团秘书处已经在起草勃列日涅夫的讲话稿了。
从二十五大到二十六大,苏联的社会主义事业迈出了意义深远的坚实一步,国家生产力有了新的增长,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福利水平有了提高,在讲话的开头必须是这样。
你看,都逼得秘书处悄悄更换语句了,要说“坚实一步"不能说"一大步"”,要说“有了新的增长”、“有了提高",而不能说巨大的增长和提高。
在过去五年,苏联的工农业生产总值上涨了20%,这其中油价从10美元飙升到30美元可能贡献了45%。
在过去五年,中国和日本的GDP从500亿美元出头双双跃入万亿美元,其中中国1980年的GDP可能会突破1。2万亿美元,日本1。1万亿。
不要以为只有这两个国家在快速发展。美国1975年的GDP是1。68万亿美元,1979年就已经2。63万亿了,今年估计还能涨个810%,毕竞美元去年又有4%的放水。
在这个时候,在农业产值五年涨幅不到10%、工农业总产值涨幅勉强20%的时候,如果有项重要农业产品的产值增长了50%,那是可以在勃列日涅夫的讲话稿里面专门提一段的,这是全苏联经济的
这就意味着苏联高层不会揭开这个盖子,不会动拉希多夫和乌兹别克共和国。
送走拉希多夫,勃列日涅夫立即打电话召唤安德罗波夫,两人商量了几个小时,最后安德罗波夫气呼呼地走了。
勃列日涅夫觉得这事的主席团的几个人在起商量出个法子才好办,第二天他继续找契尔年科、苏斯洛夫来商量,再加上昨天的安德罗波夫。
但是新任部长会议主席吉洪诺夫不在莫斯科。
苏斯洛夫:“这就不好办了,这件事最终解决得是经济部门,物资,账目,金钱,国家计委数字的修订,几个部统计数据的统,。。。。。吉洪诺夫去中国了?”
勃列日涅夫:“对,出席周的葬礼。”
苏斯洛夫:“我们什么时候能有周这样的总理呢。。。。”
。。
苏联上一任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去年底开始病重,今年6月,确定时日无多之后辞职,第一副主席尼古拉吉洪诺夫升任部长会议主席。
12月3日,柯西金病逝。
12月21日,周总理病逝。
12月22日这天,联合国大楼前,联合国旗帜从旗杆降下。
“瓦尔德海姆秘书长,我对此表示异议,并且非常不理解。
苏联驻联合国代表表达自己的不满:“苏联的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逝世的时候,你们说他不是苏联的国家元首,拒绝降半旗,中国的总理也不是国家元首,为什么周逝世联合国却要降半旗?”
瓦尔德海姆:“在不结盟运动的诞生、发展、壮大过程中,周、纳赛尔、铁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周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和平共处的理念,不结盟运动就少了最基本的原则和精神。他们三人
不仅是各自所在国家的领袖,也是全世界共有的杰出的政治家。联合国、全世界的人民,都应该永久地缅怀这三位杰出的政治家而骄傲,他们为世界和平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吉洪诺夫12月24日抵达北京,悼念逝世的周总理。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吉洪诺夫惊叹于自发前来送别总理的人如此之多,冬日的寒风中四列队伍向外绵延两公里。
不但有中国的群众,在队伍中还看见了不少苏联和欧洲面孔,这是在群众队列中,不是外国代表团,这应该是在华工作的苏联人、东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