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2章
院长不太懂诺玛斯丽晴话里的意思。
“愿闻其详。”
“是这样,您也知道,最近咱们普尔望国要举行大选了,不瞒您说,我已经押注帕斯了,我得到过可靠消息,这次的选举,大概率是帕斯赢得大选,上任新总统。”
“所以呢,这和义诊有什么关系?”
“很简单啊,咱们可以用义诊为抓手,为医院和哑巴打开知名度的同时,替总统候选人帕斯拉票,等到帕斯上任新总统,我们的功劳自然不会被埋没。”
尽管诺玛斯丽晴说的很美好,但院长素来不掺合政治上的事情的。
一旦站队,如果是另外一方上台了,对于医院可不妙。
“我不希望掺合这些事儿,医院嘛,做好医院自己的生意就行。”院长表示了婉拒。
诺玛斯丽晴也没有强求,“那请院长给哑巴放一段时间的假,我带着他去策划义诊活动。”
院长是不希望掺和政治上的事情的,但他也知道,诺玛斯丽晴和哑巴的关系很好,如果让哑巴在医院和诺玛斯丽晴之间做个选择,哑巴肯定是会选择诺玛斯丽晴的。
“既然诺玛斯丽晴小姐志向高远,那我就给诺医生放假一个星期,如果效果好呢,假期可以延长,效果要是不好,就让诺医生回来上班。”院长笑着说道。
诺玛斯丽晴之所以会想出这个计划,是因为她近段时间的有位榜一大哥,是媒体界的人物。
而且和她一样,也是支持帕斯的。
选举制度下,选票就是话语权,如果诺玛斯丽晴能为帕斯弄到更多的选票,一旦帕斯当选,论功行赏,她肯定是能得到不少好处的。
送哑巴去江凡诊所进修的事儿,也能八字有一撇了。
打定主意之后,诺玛斯丽晴就开始筹划了。
义诊地点定在农村地区。
医药设备,由她出资,然后再联系媒体全程跟踪报道。
对于做好事儿的行为,全社会上下都是有好感的,只要报道传播的面积足够广,就能争取到足够多的选票。
说干就干。
五天筹备之后,诺玛斯丽晴就带着哑巴到村里去义诊去了。
全程都有媒体,扛着摄像头记录。
怎么拍摄她都已经想好了,首先,要拍摄村子里的贫困情况,再搭配上文案讲解,让观看报道的人们,都能切身体会到村子里的贫苦和不容易。
只有这样,才能激起人们的同情心,并引导人们对他们义诊活动,产生认可与好感。
然后再把这些认可与好感,转移到选票上去。
应当说,诺玛斯丽晴搞网络,其实积累了很多宣传方面的经验,她知道要怎么样才能吸引人,打动人。
她写出来的文案,就连专业的编导,都自愧不如。
因为她就是农村人,深知农村人的诸多贫苦与不便,再用点词汇稍加修饰,农村的闭塞与落后,便跃然纸上。
看病难,是农村的一大难点。
一来,是道路交通不便,距离医疗机构太远。
二来,是农村的家庭收入普遍很微薄,就算到了医疗机构,他们也支付不起医药费用。
诺玛斯丽晴去的村庄,是普尔望的真正贫困村。
家庭月均收入,不到五刀。
道路泥泞难行,距离最近的医疗机构,走路要走将近六个小时。
衣服裤子鞋子,家里人都得换着穿,上面是补丁叠补丁。
一个村,连个不漏水的屋顶都凑不出来的那种。
这里的小孩子,别说受教育了,能不能吃饱肚子都是个问题,别更提生病之后去专门的地方看病了。
诺玛斯丽晴是打着受总统候选人帕斯号召的旗号,来下村义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