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权应了声:“是。”
“二公子,”张叙安又开口道,“如今张大人病隐,大理寺卿一职空缺已久,这个缺,王爷想让二公子来顶。”
周祈安刚抿了一口茶,听了这话便“噗—”地一口喷了出来,手一哆嗦,茶杯便沿着茶碟滚了一圈,茶水温温热热地洒了他一身。
周权看了他一眼,周祈安连忙埋头小小声地咳了起来。
“尹玉如今借故病隐,大理寺无人主持大局,”张叙安走上前来,塞给他一张帕子,继续说道,“王爷要稳住局面不出乱子,六部五寺便要能正常运转。今日早朝,是公孙昌、公孙大人推举了二公子,说是后生可畏,应该多给年轻人一些机会。王爷想了想,觉得合适。”
这些天,宣政殿内每日都在正常早朝,祖世德代理监国,执掌玉玺,与众大臣共商国事。
只是如今京兆府,包括整个西北都在祖世德兵力掌控之下,朝中便也成了“祖党”一家的朝堂。
有些官员告病退隐,也有官员很识时务,迅速投了祖世德门下,替祖世德办事。
但祖世德仍然缺人,尤其缺能信得过的文官。
张叙安说道:“二公子之前为先帝办案,不知查出什么名目了没有?”不等周祈安应声,张叙安继续说道,“之前有赵党处处掣肘,二公子那些案子,恐怕也查得阻碍重重,只是如今,这些阻碍都‘病退’了。”
周祈安听明白了。
义父想清算赵党、清理门户,只是如今正值国丧期间,若是无缘无故大动干戈,便坐实了党同伐异、图谋不轨的嫌疑。到时天下人心不服,战乱便要四起。
而赵党多是士族出身,北国之乱后,这些大家族虽已式微,却仍保留着之前的习性。
尤其他们在地方的家族,公私不分,仗着朝中有人横行霸世之人不少。只要上头铁了心要查,家一抄、人一抓,保准一审一个准儿。
义父这是要“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但只要武斗不败,他想义父迟早也要称帝。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不登基便无法收场。
郑氏又无后人,到时旧党身败名裂,义父t便是众望所归。
此次义父入京之后,只以叛党名义斩了靖王与靖王世子,除此之外,便再未大开杀戒,连赵呈都只是下了狱。他步步为营、徐徐图之,行事风格比周祈安预料中“文”了许多,他知道这背后定少不了张叙安的功劳。
某种层面上,他和张叙安的主张也是一致的。
这个反已经造了,他、他大哥都是首当其冲的一份子。若是坐不稳这江山,此时此刻在这殿内的所有人,他们所有人的家人,都要被后起之秀埋进同一座坟坑里。
他们没有退路。
祖世德看向他,问了句:“你身子好全了没有?”
周祈安回道:“倒是没什么大碍了。”
祖世德道:“明日起,你来上朝听政。等下了早朝,你便到大理寺去赴任。”
周祈安道:“我年纪太轻,又未中举,升得太快恐难服众,不如先提到大理寺少卿的位置上。”
大理寺少卿,也就是尹玉之前的位置。
大理寺正卿之位空悬,少卿便仍是大理寺实质上的掌权人,只不过听上去比正卿更合理一些——虽然也没合理到哪里去。
祖世德喝了一口茶,说了句:“也好。用人上的事,你和我说一声。”
周祈安应了声:“知道了。”
出了政事堂,周祈安和大哥一同打道回府,孩儿们也都回来了,还贴心地把那棵两百年山参带了回来。
周祈安看了一眼,问了句:“这怎么还带回来了?连吃带拿的,好意思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