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黎回头望她一眼,站起来,又顺手将手机摔进沙发里,跟着去了-
后来三月,池黎被导师推荐参加了一个名为“匹林修斯”的国际绘画大赛。
这比赛含金量挺高,毕竟是国际性质的,他们圈子里现在比较有名气的那几个艺术家,要算起来,最开始都是从这走出去的。
如果说刚来伦敦那会儿只是语言和风土人情上的适应,那这场比赛就是对她的试水。
池黎十分重视这场比赛,从前几个月就一直密切关注。没灵感就满伦敦地找,坐地铁,坐巴士,看看条条大道,欣赏泰晤士河。
后来好不容易有了灵感,画了好几版草图才定下来个大框架。画画无疑是磨人精气的,池黎不断地熬着大夜,有时候干脆一个通宵,那段时间曲雅凌那的好酒都被她喝了个遍。
曲雅凌说她是“盗酒鬼”,又兴致冲冲地陪着她一起喝,有时候两人一起喝到天亮,有一搭没一搭地安静地聊天。
有天喝高了,曲雅凌说要给她介绍一个中国帅哥,她以为她没有男朋友。结果池黎说有,曲雅凌着实震惊,说以前没听你说过。
池黎笑笑,说你也没问过。
也就是那段时间,池黎和符霄的联系越来越少。
最最开始,他们是一天一个电话,即使说不了两句也会象征性的见一面。可后来变成三天一个,再后来是五天。视频电话被语音取代,而语音又被三五条信息取代。
池黎清楚地意识到那好像是分手的前奏。
她意识到符霄的反常,也问过他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可他总是摇摇头,装做轻松地说一句没事。
但池黎却总能清楚地窥见他眼底的乌青。
他不愿意和她说,池黎便不再多问,她生气也只是自顾自地生气,冷战是她最常用的方式。
虽然很没有意义,可她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她不是没想过要给符霄一个台阶下,想着符霄只要给她打个电话哄她两句这都行。
可是他没有。
池黎不联系,他也就不联系。而当符霄联系她,她又会别扭地装作没看见耍起小性子。
她这人就这样,特别没有安全感,因为小时候贺旋和池耀刚都没给过她。
她这会儿一个人在英国,说不孤单都是假的,但她从来不和符霄讨论这些。本来就是别扭的性格,好多事你不问她就不会说。
包括和符霄的关系上也是一样。她不会主动,喜欢不说喜欢,爱也不说爱。
要说起来最最开始,她答应和符霄在一起也只是因为他新鲜,因为符霄无论是在外形上还是内在的那些东西都恰好在她的点上,所以她打算给自己玩一次的机会。
她给了自己两个月的时间,可到两个月的节点上她明显地感到意犹未尽,于是又把时间拖长,长到一个她自己也把控不了的时间。
后来她渐渐意识到不对,是在符霄千里迢迢跑过来给她过生日。
他那句“来找我”直接把她看的眼眶一热,到现在回想起来仍旧是记忆犹新。
是的,从那会儿起,池黎已经对符霄产生依赖感了。
在遇见符霄之前,池黎坚定地认为自己是个不婚主义者,或许是因为贺旋和池耀刚那段糟糕透顶的婚姻,又或许是她对自己本就没有什么信心。
她曾以为,过不了多久她就会腻,符霄也会腻,然后一拍两散,最好的结局。
但在爱她这件事上,符霄好像一直都是个高手。
她渐渐依赖他,渐渐离不开他,渐渐开始对他用真心。
但相比起来爱他,池黎更爱她自己。她需要的是安全感,一种从一而终、非她不可的安全感。
所以当她意识到符霄的冷落和那些蛛丝马迹的反常,她就开始渐渐的清醒,开始考虑现实和未来。
感情慢慢变得拖沓,任谁都会累。
池黎仔细想了两天,反反复复。
情绪薄弱到一定程度,人就会变得混乱又清醒。
直到四月十三号,她终于下定了决心,给符霄拨了个电话。
没人接。
然后她就接着打,免提开着,嘟嘟声回绕在整个房间。
她坐在床上等着电话自动挂断,就这么一直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