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九龙夺嫡,我真不想当太子 > 第三百五十章 一群逆子 这是逼着朕亲自上场吗(第2页)

第三百五十章 一群逆子 这是逼着朕亲自上场吗(第2页)

他翻到“赵承烨”一页,上面写着:“聪慧过人,善察上意,然工于心计,喜弄权术。尝于宴席间故意激怒四弟,使其失态,以显己之稳重。此类手段,虽利一时,终非明君之道。”

再翻至“赵承睿”:“性刚烈,重实务,屯田之举确有成效,惜手段狠辣,逼死民夫三人而不悔。其所言‘为民造福,岂惧身后骂名’,实乃狂悖之语。”

最后停留在“赵承霖”一页,笔迹稍显犹豫:“年少热血,疾恶如仇,然易受人煽动。此次弹劾太子余党,背后恐有高人指点。需细察其幕僚往来。”

乾熙帝轻轻合上手札,眼中闪过一丝疲惫。

他知道,这场考验远未结束。所谓“三年读书、研习典籍、呈递策论”,不过是表象。真正的较量,早已转入地下??情报、人脉、人心、时机,每一寸都在博弈。

而最危险的,并非那些跳出来争权夺利的儿子们,而是那个至今未曾发声的人。

九皇子赵承渊。

自那日乾清宫训话之后,他便深居简出,整日闭门读书,连母亲病重都未曾外出探视。表面上看他已彻底认命,甘愿退出争夺。可乾熙帝清楚记得,散会那晚,自己透过窗棂,看见他在雨中跪了整整一个时辰,额头磕出血痕也不肯起身。

那是悔恨?还是蛰伏?

更深露重,宫灯渐暗。忽有急促脚步声传来,一名小宦官跌跌撞撞扑入殿内:“启……启禀陛下!不好了!城南荒祠走水了!”

“什么?”乾熙帝猛地站起。

“就是那位老先生住的祠堂!大火冲天,等巡防营赶到时,人已不见踪影,只剩半幅烧焦的宣纸飘在井口……上面依稀可见几个字??‘德者,天下之本也’……”

乾熙帝脸色骤变,立即下令:“封锁全城九门,搜寻那位布衣老者,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另派快马通知海瑞,让他速去追查!”

与此同时,京郊十里外的一处破庙中,烛火微明。

那位布衣老者盘膝而坐,面前铺着一张残破地图,正是大周疆域全图。他手持朱笔,在“江南”、“陇右”、“蓟州”三地重重圈点,又写下一行小字:“八子势盛,然根基虚浮;四子握兵,然民心尽失;十子锐进,然羽翼未成。唯九子隐忍,或可成器。”

旁边一名黑衣人低声问道:“先生真要扶持九皇子?他如今声名狼藉,朝中无人敢与其往来。”

老者微微一笑:“正因无人看好,方为最佳棋子。世人皆以为强者当立,殊不知帝王之道,贵在能屈能伸。当年太祖起于草莽,谁曾料其终得天下?”

黑衣人犹豫道:“可陛下未必信任他。何况……他还背负着杨陨之死的责任。”

“责任?”老者冷哼一声,“杨陨之死,表面看是太子逼迫,实则幕后推手另有其人。你以为海瑞为何偏偏在那时拿出证据?为何李元礼恰好掌握遗表副本?为何高德全偏偏选择此时自首?这一切,早有预谋。”

黑衣人震惊:“您的意思是……”

“佟国维。”老者缓缓吐出三字,“此人表面效忠太子,实则一直在等一个机会??让所有皇子互相撕咬,直至两败俱伤。届时他只需拥立一位傀儡,便可掌控禁军,挟天子以令诸侯。”

“那我们……”

“我们必须抢在他之前布局。”老者站起身,望向北方星空,“九皇子看似落魄,但他有一样别人没有的东西??悔悟之心。只要引导得当,他未必不能成为真正的‘仁君’。”

数日后,一场突如其来的疫病在京西爆发。百姓传言,是因去年屯田掘断龙脉所致,人心惶惶。四皇子赵承睿本欲亲自前往安抚,却被乾熙帝驳回:“尔近日言行多有不当,不宜露面。”

反倒是九皇子赵承渊主动上疏,请缨前往疫区赈灾。

奏疏写道:“儿臣虽有过错,然身为皇子,岂能坐视黎民受苦?愿以戴罪之身,赴险地救百姓于水火。若因此染疾身亡,亦无憾矣。”

乾熙帝阅毕,久久不语。

群臣议论纷纷,有人赞其仁心,也有人讥讽作秀。唯有海瑞沉默良久,而后进言:“陛下,此举若为真心,则九皇子已有改过之志;若为权谋,则更是可怕??说明他已学会以‘仁义’为刀,割取民心。”

乾熙帝终于提笔批红:“准奏。赐白虹剑一把,黄金千两,太医院随行十二人。”

消息传出,举国震动。

赵承渊未带仪仗,未穿蟒袍,仅着素衣麻履,率百人轻骑奔赴疫区。沿途所见,饿殍遍野,村落空荡。他亲自熬药、施粥、掩埋尸体,甚至俯身为垂死者擦拭嘴角脓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