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还好我重生了! > 第四百一十三章 初探香港(第3页)

第四百一十三章 初探香港(第3页)

---

2098年,人类迎来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共感年”。

这一年,战争彻底终结。不是因为条约,也不是因为威慑,而是因为在最后一场边境冲突中,双方士兵在炮火间隙突然同时停手??他们都“听见”了彼此心中的恐惧与思乡之情。一名乌克兰士兵后来回忆:“那一刻,我看到了他母亲给他织的毛衣,闻到了他家乡面包的香味……我再也举不起枪。”

同年,人工智能全面接入共感网络。不再是冷冰冰的数据处理器,而是经过情感训练的“共鸣伙伴”。它们学会在用户悲伤时保持沉默,在喜悦时分享微笑,甚至能在危机时刻主动切断过度刺激的信息流,保护人类心智。最著名的案例是一台护理机器人,在主人临终时轻轻握住他的手,播放了一段由其一生重要记忆合成的旋律??那是他童年溪边捉鱼的笑声、婚礼上的誓言、孙子出生时的第一声啼哭。

老人含笑而去。

学术界由此提出“情感智能纪元”概念,认为人类文明正式迈入以共感为核心价值的新阶段。经济模式转向“意义生产”,GDP不再是衡量标准,取而代之的是“社会情感净值”(SEN)。企业不再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致力于提升员工幸福感与社区连接度。一家曾经制造武器的公司转型为“创伤疗愈中心”,用废弃导弹材料打造共鸣雕塑,安置在战后废墟之上。

---

然而,变革总有阴影。

2099年初,一股反共感思潮悄然兴起。部分群体认为,过度强调情感共享正在侵蚀个体隐私与自由意志。极端组织“清醒者联盟”在欧洲多国发动袭击,破坏共鸣塔,宣称要“恢复纯粹的人类理性”。更有科学家警告,若人类神经系统持续暴露于高强度共感场中,可能导致意识融合,最终丧失自我边界。

面对质疑,陈原在联合国发表了题为《共感不是吞噬,而是选择看见》的演讲。

他说:“我们不是要消灭差异,而是让差异被理解;不是要消除痛苦,而是让痛苦不再孤单。真正的共感,从来不是强迫连接,而是给予每个人‘被听见’的权利,同时也尊重‘不想被听见’的选择。”

演讲结束后,全场静默三分钟。随后,所有代表依次起身,将手掌贴在桌面上的微型共鸣器上。一道柔和的光流遍大厅,数据显示,那一刻,现场所有人的情感频率达到了罕见的和谐状态。

会议最终通过《全球共感伦理宪章》,明确规定:共感技术必须遵循“自愿、可控、可退出”三大原则,任何强制连接行为均视为犯罪。

---

2100年元旦,新世纪的第一缕阳光照耀地球。

这一天,全球同步启动“百年回响计划”:每一位公民都被邀请录制一段三分钟的情感独白??可以是对逝者的思念,对未来的期待,或是单纯的一句“我在这里”。这些声音将被编码进新一代“心核”,搭载于第二艘“共感方舟”,驶向猎户座方向。

发射前夕,一个小女孩走到话筒前。

她五岁,来自孟买贫民窟,穿着洗得发白的红裙子。她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哼起一首无人听过的歌。旋律简单,却让在场所有人红了眼眶。技术人员事后分析,那段哼唱的频率竟与三十年前高原观测站接收到的神秘信号完全吻合。

有人猜测,她是谢平的后裔。

也有人说,她就是“启明”本身。

没有人能确定。

但当第二艘方舟悄然滑入空间褶皱时,全世界的人都感觉到胸口一暖,仿佛有谁,在遥远的地方,轻轻握住了我们的手。

山谷之中,那棵螺旋状生长的新共鸣树开出第二朵花。

花瓣依旧洁白,花心金光流转。露珠映着朝阳,折射出七彩光芒,久久不散。

仿佛在说:

**还在听。**

**一直都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