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纪雯视线掠过那页表,又看了眼堆场位置,脑中迅速把现场空间与排程走了一遍。
“关键材料不能等,分批进场。”她语气果断,“调度方案你先出一版,但成本不能全摊到施工那边,溢出的临租要单列。”
“现场安全优先,第二批先在码头临存。我明天自己去跑政府那边,争批文。”
林致文点了点头:“行,我让调度那边跟进备案。”
说完,他把表收好,带着副手走了。
沉纪雯站在指挥台上,远远能看到那块预留堆场的位置空着,一片白灰色的地面,阳光斜斜照下来,泛着热气。
她抬手看了眼时间,心里有数。
按流程,这个阶段主资方哪怕象征性,也该派个人过来走一圈。
可到现在,谁也没来。
她没问,也没打电话催。
新人主理、项目中型、风险未明,资方更习惯等人自证。越是底气不稳,越容易被晾在这一步。
她不反感,甚至愿意接受这样的考验。
她想要的,不是靠着欧氏的名头顺利走完流程,而是能让这帮老资方认下她自己的局,以后有她在的项目,钱能投得安心。
只要这层信任落稳了,她才能在下一轮里谈得动更大的盘子。
将近六点,阳光从东移至西,地面开始泛白。
沉纪雯拿着工作本,将今日各条临时改动和工程口径逐一补上。
最后一页,她写了五个字:
「本阶段无滞」
从融资到开工,她已走完第一段路。
下一步,是在推进阶段把节奏抓在自己手上。施工权责、协调主导、财务分摊,每一项都要落得清楚。
项目不是她一个人的,但她要让所有人清楚,有她在场,就有人盯、有人扛,也有人能拍板。
后来有人追求沉纪雯。
基金出身,叁十出头,家世、履历、相貌都挑不出错。是她上次酒会上的旧识,在几次会议和午餐后,约她去置地广场顶层的那家私厨吃饭。
她没答应得太快,也没拖太久。
那天她穿得很保守,妆淡,背一只简单的黑色手袋,没有一丝多余饰物。
他们聊了一点工作,又聊了一点旅行。餐厅环境得体,菜也精致,那人说话得体,没有丝毫逾矩。
沉纪雯礼貌应着,神情却淡得像一张白纸。
她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面前这个人什么都好,可她却几乎在每一个笑话句末都想要低头避开。
那种带着轻微审视的眼神,那种带着“我对你有兴趣”的靠近感,让她全身都绷着。
她说不上那是什么。
但她知道,这种反应,不是第一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