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是。”崇祐帝很满意,放下手上的奏折特意将裴今遥的那本挑了出来。
可打开一看他面上的笑意瞬间收敛殆尽,脸一板就怒不自威。李福看他这模样不禁心中暗暗叫苦,不会是裴大人今日写的稀烂叫圣上怪罪吧!
不过须臾李福又从崇祐帝的表情里看出风雨欲来的雷霆之怒,便反应过来定是裴大人说了某件大事才会如此。
也不知是凑巧还是怎样,安静地趴在一旁的狸奴突然惊醒,悄无声息地挪了挪见无人看着自己后转身跑了开。
-
除了科举舞弊一事,顾长夜其实还找到了些别的,跟裴今遥被打晕带去破庙有关。不过这就是她的私事了,两事分离开不一概而论。
裴今遥突然想起与顾长夜初见时他对自己说的那几句话。
禺东的官员无论多想在今年会试上动手脚终究是无法如愿,印元青不会给他们面子,他们再想在裴今遥和其他学子的试卷上打下下等的批语也不妨碍印阁老层出不穷的突发奇想。
那位被寄予厚望的鹿宁关某兄,裴今遥在回忆里翻来覆去也终于把此人挖了出来。这位关兄在同年间小有名气,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或许与他交好之人都不知道他靠山庞大。裴今遥跟他说过几句话,君子之交淡如水,比之孟清禹谦逊了不知多少番。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眼看着名次上无法压下裴今遥,又想着通过姻亲将她绑在自家船上。这就不止他一方了,几方都想过此招,裴今遥中状元后一日能撞见四五个媒婆上门要给她说亲事,更别提其他无捆绑之意但也想给家中女眷觅得良配的官员了。
顾长夜提刀自荐那都是后来的事了,裴今遥先前一律拒绝,或许就是因为拒绝让禺东觉得这人难以掌控,打压不了就施恩,施恩不成就毁了。
常言说翰林院里丢一本书没准都能砸到三五个状元郎,可三元及第百年难寻一个,几乎板上钉钉的会受到圣上重用。他们拉拢不了必定也不想让别人拉拢了去,那就只能毁了她就算毁不了也要让她身负污点,最好是皇上一想起这个人就会连带想起麻烦事。
赵樾可是他们精心挑选出来的人,一个死人。
这些事顾长夜全都无隐瞒交给了裴今遥,背后所涉及明堂之事裴今遥也没有插手,全交给顾长夜去做。两个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崇祐帝看完奏折后没有大发雷霆,却比大发怒火还令人胆寒。下令直接将大理寺寺卿方乐正、刑部尚书和都察院左都御史全部叫进了宫,勒令他们三方共同来处理这件涉及广泛又罪不可赦的科举舞弊案。
原是打算让方乐正为主,裴今遥为副手,刑部和都察院协同辅助调查此案,可方乐正却推辞了并竭力推举裴今遥为首。
圣上思忖后采纳了他的建议。
刑部尚书和左都御史站在一旁,只当不察圣上和方大人在面前演戏,说来说去全是给裴今遥抬大轿。
三方领命后正准备回去思索着派什么人去合适,真让裴今遥领头那他们身为一部主官自然不能上赶着去。可没想到刚出宫门就发现圣上动作远比他们想象得快多了。
抓人这事没惊动内阁更没惊动他们三方,锦衣卫带着兵马司的人直接将官员府包围住了,一边将官员本人直接抓住丢进大理寺的牢中一边管控着官员家眷。等到符洮知晓,已经有七八个官员被抓起来了。
这些人是否涉猎其中还需要后面细细审问,大头的先抓了也给裴今遥后续再抓人行了方便。
刑部和都察院不敢怠慢,前脚刚回去后脚就让人来大理寺听候调令了。
说来,来的这几位也有些说头。刑部右侍郎亲自领人来,这人中恰好就有那日来拿走余大人案宗的青袍男子,虽只是正五品的郎中却身份尊贵特意被派来参与此案;都察院那边更是有趣,来的人就没有没弹劾过裴今遥的。
御史们脸皮子足够的厚,上下一派亲近随和与裴今遥称兄道弟:刑部的青袍男子就神色恹恹装不出好脸色。
还真是应了当日她的那句话:来日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