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本想避开那人,但他看到小姐后,竟把小姐唤了过去,我们想上前阻拦,却被那人的侍卫拦下,只能回来寻娘子。”
徐可心下意识问,“青姝可哭喊?”
小厮忙不迭摇头,“小姐未哭,那人好似也无伤害小姐的意思……”
徐可心紧抿着唇,将手中的花灯和簪子交给小厮,快步向茶馆走去,还未等她进门,却见青姝站在那里,身旁跟着两个侍卫。
一见到她,青姝就快步跑了过来,扑进她怀里,“娘!”
侍卫见她过来,未再留在原地,向人群走去。
徐可心将青姝抱起,忙不迭问,“方才那人可对青姝做什么?”
小孩闻言,微微摇头,转过身寻了片刻,指着侍卫离开的方向,轻声道,“他只抱着青姝,问娘在哪里。”
徐可心顺着小孩指着的方向看过去,只一瞬间,就在人群之中寻到那人。
目光落到那人的背影,徐可心的身子彻底僵住。
男人的背影同记忆中那人的身影重合,唯一不同的是此人头发全白。
徐可心僵在原地,难以分辨他的身份,在小厮追过来时,她把青姝交给小厮,终究抵不住心上的思念,忍不住追了过去,想一睹那人真容。
人群拥挤,她寻着那人的背影,费力地追在他身后,她紧紧盯着男人的身影,只差十几步的路,她就能看到那人的面庞。
忽得一辆马车迎面跑来,人群霎时涌到街道两侧,她也被迫等下,等马车驶过,她再看向远处时,却不知男人去了何处。
她站在原地,怔愣地望着复又人潮拥挤的街道,只觉好似被舍弃一般。
她不死心地复又寻了良久,在这条街道来来回回寻找,如同失了魂魄,不愿停下脚步,唯恐转身的功夫再次和男人错过。
“姨娘去了何处?”
林怀瑾抱着青姝站在街道上,一看见她就走了上来。
徐可心微微摇头,见小孩担忧地看着她,她强压下心上的失落,抬手轻抚她的脸颊,“我们去放灯罢。”
见她不愿多说,林怀瑾未再追问,“怀瑾已命人在湖边准备好画舫和灯盏,我们前去罢。”
他抱着青姝,另外一只手紧攥她的手腕,好似怕她再次失了踪迹一般。
临上船前,他们站在湖边放灯,徐可心垂着眉眼,盯着空白的字条,良久后才落笔,林怀瑾站在她身侧,只看着她写下他父亲的名字,将花灯送入湖中。
两人各有心事,青姝攥着纸笔,在小厮的帮助下,写下“娘亲平平安安”几字,将花灯送入湖中。
上了画舫,徐可心坐在窗边,端着茶杯,垂着眉眼,心上全是方才那人的身影,无论如何也难以忘记。
船内众人本在闲谈,忽得不知道谁喊了一句快看外面,徐可心下意识抬头,在看清窗外景象后,眸色一怔。
却见远处的河岸上,无数明灯从岸边升起,星星点点,照亮整个姑苏城。
明灯之下,再无迷途。
好似今夜无论前往何处,想去见谁,都不会失了方向。
莲花灯覆在湖面之上,飘飘荡荡的,随着湖水摇曳良久,又飘回岸边,只刚靠岸,就被人拾起。
“愿有情人终成眷属,也愿夫君林远舟顺遂无虞。”
男人站在湖边,无声看着信上的字迹,字迹清秀昳丽,一如往昔。
“大人,已经将灯全都放飞了。”随行的侍卫收起地上残余的火烛,快步走上前。
男人复又看了良久,才阖上愿纸,携花灯离去。
众人见状,连忙跟了过去。
虽然男人面色依旧漠然,但不知为何,随行的侍卫感觉大人在看完信纸后,眸色好似温和些许。
回了琴坊后,徐可心难以入睡,躺在床上盯着手中的玉簪子,反复回想那人的身影,直到天亮,她才不舍地阖上眼睛,攥着簪子睡去。
只希望那人今夜可以前来她的梦里……
琴坊门外,男人手持花灯,无声站立,临到天亮时才离开。
第13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