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她抚着琴弦,忽然想起,她第一次见到林昭明就是在大人的生辰宴上。
昭明幼时性情顽劣,在湖中乘船时不小心掉进水里,她恰巧路过,命随行小厮救下他。
小孩醒来后,害怕地扑进她怀里,攥着她的衣服不松手,她只能将人抱在怀里,细细哄慰。
之后小孩就一直跟在她身后,乃至宴会结束,也不舍得同她分开,还要同她回府,嘴里嚷嚷着漂亮姐姐。
还是被大夫人斥责,才不情不愿地松开她的裙摆。
不过昭明那时太小,可能早就忘记了他们的初相识。
意识到自己在胡思乱想,徐可心匆匆回神。
她和昭明已经没有婚约了,昭明心悦沈家小姐,她也成了大人的妾室,他们二人再无可能。
眼下更要紧的是她还未给大人准备贺礼,而她又不知晓大人的喜好。
思及此,徐可心轻轻叹息,正想着派人去打听大人的喜好时,入夜时,却见数日不见的男人身着朝服,进了她的院子。
她有心事,伺候的时候也心不在焉,在他沐浴时,只站在他背后,环着他的脖颈,面上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明显有话要说。
林远舟阖着眼皮,眉眼透着几分疲惫,任由她从身后抱着,也未追问什么。
待他坐在床前,看着手中的书卷时,徐可心才犹豫上前,小心坐在他身侧,勾着他的手臂主动靠在他怀里。
她微微仰头,对上男人没有情绪的目光,斟酌着话,良久后鼓起勇气道,“大人,妾身可否问您一事?”
林远舟揽着她的腰,淡淡瞥了她一眼,目光复又落在手中的书卷上。
他没有回答她的话,而是漫不经心道:“前段时日运至京中的木料里有一批梧桐木,工部尚书择其中一株命人打造成琴,送到了府上。”
徐可心知道府上得了一把好琴,但她还未得到回答,见大人谈了别的,面上不禁兴致缺缺。
两人谁都未再开口。
过了半晌,男人语气没有起伏道,“梧桐生于蜀地,工匠说有千年之久。”
徐可心终于有了反应,勾着男人的肩膀起身,微微惊呼,“千年?”
饶是她过去那把琴的琴身,也只是百年杉木。
她忽得想起白日小厮的话,徐可心攥紧手指,直直盯着身旁的大人,心中不自觉生出讨要的心思。
苗头刚要升起,想起她那把被焚毁的琴,她又连忙压下心思,枕着男人的肩膀安静无话,没有再追问的意思。
此琴虽好,但大人并未说如何处置。
连四姨娘都未讨要到,她就算开口,想必也不会得到,说不定还会惹大人不悦。
父亲就是因为贪恋权势被陛下处置,她不应再走父亲的后路。
况且她如今已经有琴了,也不应再贪得无厌,觊觎府上这把琴。
此琴虽好,但终究不属于她。
良久无话,正当徐可心想着如何开口询问大人的喜好时,林远舟忽得合上书卷放在一旁的桌案上。
见他不再看书,徐可心忙不迭起身,主动坐在男人的腿上,讨好地吻上他的下巴。
男人的手搭在她的腰上,只虚虚揽住,没有进一步的意思。
不知道为什么,徐可心总感觉大人今夜很怪,好似有心事。
不过眼下她也有心事,私心来讲,还是她的事情更重要。
教坊司的嬷嬷曾说过,男人在兴头上时容易冲昏头,若在此时提要求,保准会答应。
徐可心谨记这句话,深呼一口气后,抚上自己的衣襟,直接脱下里衣。
迎着男人没有情绪的目光,徐可心跪坐在他身侧,扶着他的肩膀,攥着他衣服的手指微微用力。
本以为会很顺利,可她折腾了半天,也不得其法,急得额头沁出薄薄的汗。
分明大人每次都很轻松,对她了如指掌,为何到了她主动时,却怎么也不成功。
徐可心越忙越乱,还未做什么就累得双腿酸软,瘫坐在他的膝盖上,微微蹙眉,看着男人面色不满,好似谁给她气受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