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礼部衙门,新任礼部侍郎杨大人半个月没露面,今日终于上任了。说是说新到任,其实杨思焕已经在礼部待了一两年了,只不过从前一直默默无闻,于这偌大的衙门,如同庑廊边的花草一般存在,多她一棵不多,少了也无所谓。
nbsp;nbsp;nbsp;nbsp;谁能想到,这么一棵小草,居然也有一天能摇身一变,变成礼部的二把手?
nbsp;nbsp;nbsp;nbsp;礼部大清早,平日里冷冷清清的过道旁排了一堆人。杨思焕微笑着从众人眼前走过,她已经有些日子没来礼部了,比起第一次来礼部,这次看起来她的腰背都直了许多。
nbsp;nbsp;nbsp;nbsp;游廊尽头,有人垂首道:“杨侍郎,您可算来了,尚书大人正在找您。叫您马上过去一趟。”
nbsp;nbsp;nbsp;nbsp;杨思焕回头,发觉不少人正看着她,目光如炬,意味深长。
nbsp;nbsp;nbsp;nbsp;“杨大人,尚书大人还在等着您呢。”身后的人柔声催促,声音一低,又道:“大理寺刘大人也在。”
nbsp;nbsp;nbsp;nbsp;杨思焕闻声愣了一下,大理寺的人来礼部能做什么?这样想着,就不禁问了出来:“礼部和大理寺向来没有关联,大理寺的人来做什么?”
nbsp;nbsp;nbsp;nbsp;那人有些为难,看了眼廊下的人,低声道:“下官不好说,大人去了就知道了。”
nbsp;nbsp;nbsp;nbsp;她轻呼一口气,背手跟着那人走了。
nbsp;nbsp;nbsp;nbsp;第58章第五十八章所以你要一直陪着我
nbsp;nbsp;nbsp;nbsp;杨思焕跨进大堂,抬头先看见一个烫金青地大匾,写了斗大的四个字“寅清赞化”。壁挂松鹤水墨丹青,大紫檀雕荷纹案上设有二尺来高青铜香鼎。
nbsp;nbsp;nbsp;nbsp;礼部尚书陶大人高坐在上首,看着杨思焕进来,就抬手让她坐下。
nbsp;nbsp;nbsp;nbsp;整个大厅只有她们二人,陶大人开门见山。
nbsp;nbsp;nbsp;nbsp;“大理寺寺丞刘大人来过,突有急事就回去了,眼下刚走。”
nbsp;nbsp;nbsp;nbsp;杨思焕微微颔首,就听着陶大人讲。
nbsp;nbsp;nbsp;nbsp;“大理寺来礼部例行核查账目,本部需出人陪查,这种事交给你们年轻人来做是不错的。”陶大人一边说,一边起身背手往门外走,“你去同司务说一声,本月你就不必点卯,安心配合她们。”
nbsp;nbsp;nbsp;nbsp;杨思焕应了是,抬眼看陶大人已经走远。
nbsp;nbsp;nbsp;nbsp;常听说三司会审,大理寺便是这三司之一,一般的小案都不会送到大理寺。
nbsp;nbsp;nbsp;nbsp;案子经过地方知州初审,按察复审,刑部再审,最后才会交到大理寺来判决。能到刑部已经算大案了,如此看来,大理寺轻易不出手,一旦出手,必有大事。
nbsp;nbsp;nbsp;nbsp;陶大人说得轻描淡写—-例行核查。杨思焕却觉出蹊跷。遂将礼部郎中谭
nbsp;nbsp;nbsp;nbsp;政叫到跟前,细问一番才知道,这事果然没那么简单。
nbsp;nbsp;nbsp;nbsp;哪里是例行核查,分明是有备而来。
nbsp;nbsp;nbsp;nbsp;整肃吏治的风波不断,御史台又有人上书弹劾礼部账目不清,这次却不是针对个人,而是直接把矛头对着礼部来。
nbsp;nbsp;nbsp;nbsp;文死谏。
nbsp;nbsp;nbsp;nbsp;如同战士渴望战死疆场,古来言官也有个共同的追求,那就是死于进谏。
nbsp;nbsp;nbsp;nbsp;因进言而死,永载史册—-一人死谏,全家光荣。她们什么都敢说,巴不得有一天被皇帝杀掉,但事实上,并没有几个皇帝敢杀言官,除非她不怕留下千古骂名。
nbsp;nbsp;nbsp;nbsp;她们连皇帝都不怕,又何惧礼部?
nbsp;nbsp;nbsp;nbsp;杨思焕揉了揉眉心,陶大人叫她配合大理寺查这些事,等于将她丢到风口浪尖,不论结果如何,她都难做。
nbsp;nbsp;nbsp;nbsp;一方面,查自己内部人,查不出来会被认为窝庇徇私。原本她因修典升官,就已有不少非议。
nbsp;nbsp;nbsp;nbsp;御史台弹劾的奏折中,好几本有她的大名。说来说去,都绕不开那件事:说她找人代编典籍,以此沽名钓誉,欺君罔上。
nbsp;nbsp;nbsp;nbsp;折子辗转到了太女朱承启手中,她叫人重新誊写一遍,隐去姓名,又以朱笔亲注:“那书孤看了几遍,受益匪浅,孤信子初,母皇亦然。”
nbsp;nbsp;nbsp;nbsp;字如其人,整洁大气。简简单单一句话,沉甸甸的压在杨思焕心里,说不上是什么滋味。
nbsp;nbsp;nbsp;nbsp;她叹了口气,这次她陪查,若查不出结果,指不定到时候那些言官又会怎么说她。
nbsp;nbsp;nbsp;nbsp;而另一方面,若查出来什么,陶大人作为礼部尚书,面子上自然过不去。但面子事小,她最怕到时候自己挖到陶大人头上,那就不好了。
nbsp;nbsp;nbsp;nbsp;毕竟行走官场,谁也干净不到哪里去,不说远的,她想起去年科考前,就有人找到她家,趁她不在家,过来送茶叶蛋。幸好文叔想得多,上去翻了翻,这一翻不要紧,篮子底下竟压着两只金元宝。
nbsp;nbsp;nbsp;nbsp;后来才知道来人是大户人家派来送礼的,家里有考生,想走歪道。
nbsp;nbsp;nbsp;nbsp;杨思焕轻拍额头,想起这些事就头疼,当初她在礼部不过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官,都有人来贿赂,更不用说陶大人了。长此以往,有多少人能经得起诱惑?
nbsp;nbsp;nbsp;nbsp;为了万无一失,她打算自己先行查过再说。将自己关进政务房,同僚的私账目她无权查,便将本部的公账核对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