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线:大华历292年,军政府夺权前4年
在军政府和海阳党正式进入全面对抗之前,这片土地早已暗流涌动,局部冲突此起彼伏,社会不安逐渐加剧。
大华的政局如一座即将爆发的火山,权力更迭的阴影已经笼罩全国。
然而,在这些历史巨浪席卷一切之前,一个普通女孩的生活轨迹,正朝着她预想的未来稳步前进。
李华,当时不过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女,却已然是海城高中最优秀的学生。
海城是大华的经济中心,海城高中更是全国数一数二的顶级高校,能在这里脱颖而出的人,未来几乎都能迈入社会的精英阶层。
她的目标是海城大学,全国最顶尖的高等学府。从小成绩优异的她,从未怀疑过自己能考上。
相比如今的绝世美貌,那时的她只是个清秀漂亮的姑娘,气质干净,笑容明朗,在班上也算得上“班花”级别,但还不足以被冠以“校花”的名头。
她的美貌虽不至于惊艳四方,却带着一股书卷气的韵味,再加上她的聪慧与沉稳,让她在众多学子中依然耀眼。
她出身于农村,但家境尚可。
她的家族在村里经营着果园,属于富农家庭,因此才能供得起她上全国最好的高中。
她并未因农村出身而自卑,反而比起城市的同学更加独立自律,目标坚定。
李华很早就发现,自己的身体与其他人不太一样。
她的思维异常敏捷,记忆力出奇地好,总能轻易记住课本上的知识点,甚至在考试中轻松碾压同龄人。
除了智力上的优势,她还有一个更特殊的地方——她的身体恢复能力远超常人。
小时候,她经常在玩耍时摔倒,别人需要一周才能愈合的伤口,她一天之内就能结痂,甚至第二天就几乎痊愈。
起初她并没有多想,只觉得自己“可能恢复力比较好”。
她的家人也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毕竟她的身体看起来与普通人无异。
然而,这个小小的异常,并未引起她的重视,直到她的生命迎来了一次无法忽视的转折。
高考前一周,整个海城高中都沉浸在紧张的备考氛围中。她每天都会利用晚自习后的时间回家复习,像往常一样走在熟悉的回家路上。
然而,这一天,她没有想到,迎接她的不是平静的夜晚,而是一场足以夺走她生命的灾难。
高考前一周,海城的夏天已渐入酷暑,柏油马路被炙烤得滚烫,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焦味。
李华骑着单车回家的路上,脑子里还在思考刚才老师的考前复习内容,她的目标是全国第一学府——海城大学,容不得任何失误。
然而,就在她骑车穿过一个十字路口时,一辆黑色轿车疾驰而来,司机完全没有减速的打算。
“嘭——!”
金属与血肉碰撞的巨响在空气中炸开,李华的身体像断线的风筝一样被抛飞出去,在空中翻滚了两圈,重重地摔在了地面上。
鲜血瞬间浸透了她的白色校服,四肢扭曲,血泊逐渐扩大,周围的路人纷纷尖叫。
“快叫救护车!她还活着!”一个好心的中年男子迅速冲到她身边,蹲下查看她的呼吸,声音里带着急切。
路人们围了过来,有人拿出手机拨打120,嘴里不停地喊:“快来啊,这姑娘伤得太严重了!”
“她……她还能活吗?”
“别管那么多,先送医院再说!”
救护车呼啸而至,医护人员飞快地将李华抬上担架,推入急救室。急诊科的主治医生看到被送来的患者时,眉头紧皱。
这几乎是被撞散架的小姑娘,腿骨扭曲变形,肋骨可能断了好几根,甚至头部也有严重的创伤,脸上的血已经将她原本秀丽的五官遮住,但仍能看出她本是个漂亮的少女。
很快,李华的家人赶到了医院。她的母亲红着眼眶,冲上前抓住医生的手,急切地问:“医生,我女儿怎么样?”
医生摇了摇头,语气沉重:“情况很糟糕,我们尽力抢救,但能不能活下来要看她自己的运气了。”
父亲的脸色苍白,但仍强撑着镇定:“求求您,一定要救救她!”
医生深深叹了口气,说:“我们已经进行了初步检查,她的内脏可能受到严重震荡,头部有颅内出血的风险……即使救活了,恢复期至少需要半年。”
“半年?”母亲的眼泪一下子掉下来,喃喃道:“可是……她下周就要高考了……”
“别再想学业了。”医生打断了她,语气严肃,“能活下来就算是奇迹了。”
经过数小时的紧急抢救,李华的呼吸逐渐平稳,但仍然处于深度昏迷。医生把她推进重症监护病房,低声对家属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