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乾遥遥举起大拇指,冲着孙慧雯赞赏点头,笑着鼓励她继续训话,再接再厉。
孙慧雯深呼吸一口气,定了定神,再次看向面前的一众儒生道:
“诸位先生们此次呈上来的奏疏中,的确不乏优秀之作。
尤其,慕长风,吴保玑,陈竹书三位先生,不仅追本溯源,分析查找出了难民营出现种种民乱暴动的根源。
更是结合实际,分别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不同建议和解决办法。”
说完这话,孙慧雯便让人将手中的那三份奏疏分发下去,让大家互相翻阅查看。
同时,她转过身来,看向身后,一众围观的难民道:
“可有人愿意带路,带我去你们居住的地方看一看,瞧一瞧?”
“我,我,我!”
她的话音刚落,那群正围着黑色宝马车好奇打量触摸的孩子们,便争先恐后的呼喊出声。
他们不约而同的,蹦跳着高高举起自己的小手,生怕被别人比下去,让仙子瞧不见他。
更有机灵的,干脆直接跑上前来,一把拉起了她的手,兴奋的主动发出邀请:
“仙子,你跟我走吧,我现在就带你去!”
“仙子,你去我家瞧瞧吧,我和娘现在也有属于自己的0家了,可漂亮了!”
孙慧雯蹲下身来,打量着一左一右拽着她的手不放的两个娃。
左手边的小男孩,看起来又机灵又可爱,可他只穿着一条及膝短裤,还光着两只小脚丫子。
而右手边,鼓起勇气上前牵起她的手的小丫头,扎着一对双丫髻,身上穿着摞满补丁的衣裙,虽然单薄破旧,但洗得干干净净,甚至,还能闻到一股残留的皂角粉的清香。
孙慧雯闭了闭眼,努力的把心口瞬间涌起的,那股强烈的怜惜和心酸给憋了回去。
她安抚的摸了摸俩娃头顶,一样枯黄绵软的小黄毛,笑着道:
“那你俩牵着我一起去,好不好?”
眼看仙子一手牵着一个娃,先行一步,朝着难民营走走去。
身后,一群正翻阅讨论着手中奏疏的儒生们,赶忙跟了上去。
孙慧雯在两个孩子的牵引下,很快来到了一片密密麻麻。拥挤杂乱的茅草屋面前。
该怎么形容眼前的这个场景呢?
如果说,鸽子笼是对现代社会,城中村那些拥挤、蜷缩、蜗居、狭窄的高层住宅的统称。
让人有一种三维立体的窒息和压抑感。
那眼前的这堆茅草屋,则是一种二维平面视觉上的鸽子笼。
每间茅屋,面积不足20平米。
就地取材,房屋四周分别用四根,从山上砍下来的,坚实的木棍钉入地底,作为梁柱。
房子的四壁,不过用些简易的木片或是竹片拼接起来,勉强能遮风挡雨。
更有那些,实在太过困厄的孤儿寡母,除了屋顶的那层,厚厚的茅草能勉强遮雨外,
房子四周都是空荡荡的,就只有一个最初草草搭建起来的屋架子,其他的什么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