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你只需要想明白一个问题就能理解了。
那就是——
为什么前几次【江户川柯南】对于【指针】的“名字”或者“地点”的解码,却没有引发祂对【真相】的发觉和思考呢?
如果你的回答是:
“因为那是第三枚指针啊!”
“因为在第三枚指针后,柯南的力量就会超过【双时间线】的影响,就能下定决心走到最后的终局啊!”
那你就犯了和大田晓川一样的错误了。(详见276章)
因为这是根据“预言”的结果,倒推而得到的原因。
柯南下定决心是在得到第三枚指针以后,你又怎么能拿未来的结果,来当作起因的证据呢?
真正的关键是——
【星见塔案】在原本的【历史惯性】中没有出现过。
它是一个拼凑起来,由许多不同时间节点的【历史惯性】整合而成的怪物。
【故事时间线】当时将未来的几起案件挪移到同一天,就注定了一定会触动【壳】的机制。
“那月影岛案呢?”
“明明【月影岛案】也在同一起案件中,发生了像是《蓝色古堡》、《赤火村》和《月光案》三个案子啊?”
如果你这样问,那就涉及到计划最关键的地方了。
为什么在【月影岛案】中,【江户川柯南】却没有触及到【真相】,没有引发【壳宇宙】的机制呢?
仔细想想,这两个案件的区别是什么?
——【莫比乌斯时间循环】。
再仔细想想,在莫比乌斯时间环带中,这些“案件”,真的发生在同一天吗?
它们分别发生在十二年前、两年前,和1994的现在。
实际上,“月光杀人案件”正是柯南和林升的一次尝试。
柯南的想法很简单:
“如果【历史惯性】不能改变的话,那我们就让它停下来。”
既然只要放任时间向后流动下去的话,就会因为自己导致悲剧的话——
那就让时间停止不就好了吗?
这样,关于【历史惯性】的问题就解决啦!
接下来就只剩下,如何让【循环】的时间流,让“停止”的宇宙动起来就好了。
是的。
你甚至可以很古怪地发觉一件非常反常的逻辑:
让时间既“停止”又“流动”,可比阻止【历史惯性】要简单多了!
“也对,毕竟双时间线的结构可以利用起来。”
林升当时一眼就洞穿了柯南的想法。
毕竟,现在已经有一个再确切不过的实例了——
让时间既“停止”又“流动”可太轻松了,毕竟,祂早在之前都让它成功地既“反演”又“正演”过了!
而第四枚指针案件的作用,则是对于宇宙本身,以及【壳】的一次试探。
毕竟,虽然【工藤优作之死】的确证明了,只要不触碰一些规则,【壳】的机制就不会真正运作。
但是万一呢?
当然,这一点既幸运又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