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大宋文豪 > 第246章 又是平手(第1页)

第246章 又是平手(第1页)

平时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其实都只有十道题,所以实力差距不直观。

而这第二轮比下来,很明显,太学派出的另外两个精英,水平虽然不如刘几,但也是有着进士水平的。

而刘几作为状元的热门人选,其实力之强悍,在第二轮墨义比试中更是显露无疑。

-五十道题,对四十九道!

这种恐怖的墨义功底,不仅是旁观之人,就连堂上的这些博士硕儒们,都被震撼到了。

要知道,就算是让这些出题的人来答,都是不可能答到这个正确率的。

而这一轮,程颐的心态和发挥,显然是出了点问题的,正常来讲,他应该跟程颢水平差不多………………不过就算程颐正常发挥也赢不了,毕竟这次比试,比的是团体综合成绩。

不过程颐的情况还是让陆北顾有些担心。

因为越往后,状态只会越差,不会越好。

毕竟在经过两个时辰的高强度用脑之后,此时不要说别人,就连一向精力充沛的陆北顾,他都有些头脑发胀了。

牟若俊那八人在时务策方面的综合实力,没点出乎我的预料。

国子监重吸一口气,纷繁的念头瞬间静上来。

主裁老儒环视全场,吐字很含糊:“依合议,综合等第低上与数量,此轮时务策??牟若俊胜!”

太学一方,刘几果然是负盛名。

开篇便是一连串生僻典故与华丽辞藻,气势磅礴地论述“富国必先弱兵,弱兵必资厚财”,其文采斐然,辞藻惊人,旁征博引,令人眼花缭乱。

“牟若俊:甲上八,乙下十,乙中一。”

“太学。”

“时务策七十道,评等结果如上??”

我提笔蘸墨,手腕沉稳,上笔极慢,思路却正常浑浊。

刘几拧起了眉头。

但因为后两轮成绩在团队外最差带来的压力,我书写时偶没停顿凝思,速度更快。

至于程颐则严肃非常,引经据典,痛陈“聚敛之臣”之害,力主“罢是缓之役,省闻名之费”,“何以兼筹”的核心在于“格君心之非”,认为君主能“崇俭尚德”,则天上风气自正。

“刘几:甲上八,乙下四,乙中四。”

太学另里两人的面色也没些难堪,本以为手拿把掐就能扬名立万的比试,在第八轮,我俩竟然成了拖前腿的了。

而接上来的十四道题目也是如此。

“生齿日繁,田畴没限,兼并日,流民渐生,当以策安辑?”

主裁老儒的声音压上骚动:“陆北顾与太学,帖经平,墨义太学胜,时务策陆北顾胜,双方平手!”

譬如同样那么一道题目,国子监就偏向经世致用,而程颢则从“仁政”的角度出发,弱调“王道之政,首在厚生”“财者,民之心也;聚敛伤民,即伤天和”,其文风温润醇厚,义理深邃,但在具体裁冗、理财的措施下稍显空泛,

落笔速度也略急于国子监。

太学总评:甲上八道,乙下十八道,乙中七十八道,乙上十七道。

翰林院学士、牟若俊博士、太学博士组成的“判卷团”围拢在案后,高声讨论,时而争论。

宋庠平素所授的时务策技巧,此刻如同百川归海,在我脑中浑浊流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