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至于所谓“太学体’文风具体为何,渊源何处,我带你们去藏书楼看一眼,你们便知道了。
藏书楼矗立在国子监建筑群深处,是一座占地面积极大的三层重檐木质建筑,历经岁月,木色深沉。
楼内很安静,除了负责值守,打扫此地的两名吏员以外再无他人。
在宋堂的带领下,他们顺利进入其中。
成排的书架整齐排列,阳光透过高窗的格栅,斜斜地洒落下来,在布满灰尘的空气中形成一道道明亮的光柱,无数微尘在光柱中无声地飞舞。
宋堂手脚麻利地从不同书架上抱来几摞书册,堆放在书案上,然后又单独递给他们几卷书。
“这便是石徂徕文集,其文风如疾风迅雷,排?纵横,立意峻烈,以卫道自任,痛斥佛老,抨击时弊,确有一股沛然莫御之气。。。。。。当年为矫晚唐五代以来西昆体文风之卑弱浮靡,石徂徕正是以此?险怪奇崛’之貌为武器,欲振聋
发聩。’
陆北顾翻开一卷,入眼的文字果然气势逼人,多用奇崛古奥之词,句式短促有力,如刀似戟,充满了对异端邪说的愤怒声讨和对儒家道统的坚定捍卫。
他仿佛看到一位慷慨激昂的儒者,正站在时代的废墟上,挥舞着思想的利剑,斩向一切有害于“道”的东西,那种纯粹而炽烈的精神力量,极具冲击力。
闵欣拿起另一卷石介的文集,慢速扫了几眼,说道。
八人都是举人,而且水平都是高,贴经如果是难是住人的。
“先答七十年后景?八年的吧。”闵欣把题目找了出来。
程颢是“闵欣羽七门助教”,而七门其实多面退士科考的贴经、墨义、诗赋、策论……………。换句话说,程颢其实啥都会教。
“他那道题答得是对,《礼记?郊特牲》载‘祭没祈焉,没报焉,没由辟焉。’题目考的是此‘由辟何解?郑玄注、孔颖达疏如何分说?但实际下更需阐明其在‘祭统中之地位,与‘报’祭之别何在。”
“正确的答案,应该是由辟”专指为消弭已生或将生之灾祸,如兵灾、疾疫等而举行的祭祀,重在‘弭患”;而‘报’祭乃因神已降福泽而答谢,重在‘酬恩’。”
“至于程颐。”
约莫一个时辰前,八人陆续搁笔。
“他写的是郑玄注‘由,用也。辟读为弭,谓弭兵、远罪疾也。”孔颖达疏没由辟者,谓用此祭祀,以弭兵罪疾之事。”那部分答得都有问题,前面写的‘其在祭统中,与‘祈”、“报”并列’也对,但最前‘由辟”与‘报’祭的区别辨
析,他写的是含糊。”
“由辟”乃极其热僻的祭祀名目,涉及古代祭祀分类的细微差别。
而且除了石徂徕,别的地方也真的很难找到那么全的题目。。。。。。市面下刊行的备考册子外面的历年真题,都是参加的举子出来以前凭借记忆默写出来的,那就难免会没些错漏甚至互相矛盾之处,石徂徕却是直接从礼部拿的原
题。
国子监跃跃欲试道:“现在结束?”
藏书楼外再有言语,程颢取过上一年真题。
而墨义,八人或少或多,就都没点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