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南和桑德琳第一次见面时,这位老佛爷百货的资深售货员就对‘卢尔马兰手工艺合作社’提出过许多改进建议。
有一些罗南听取了下来,马上执行,有一些因为各种各样的客观原因暂时搁置。
这其中就有模式。。。
夏天的尾巴渐渐收起,天气开始转凉。普罗旺斯画室门口的牌子也换成了“秋日写生班报名中”。我妈依旧穿着那件浅绿色风衣,只是围巾换成了一条温暖的羊毛披肩。
“秋天是最适合画画的季节。”她在课堂上说,“阳光温柔,树叶五彩斑斓,空气中还有一股淡淡的果香。”
学生们听得入神,有人已经开始翻看自己的速写本,寻找灵感。小林这次带来了一本新的素描本,她说想试着用不同的笔触表现秋天的层次感。
“李老师,”她举手问道,“我之前画的都是静物和风景,但我想试试人物。您觉得可以吗?”
我妈点点头:“当然可以。其实每个人物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关键是你能不能捕捉到那个瞬间的情感。”
小林认真地记下这句话,随后低头在本子上画了一个草图。她画的是一个老人坐在公园长椅上的背影,手里拿着一本旧书。
“这是我外公。”她轻声说,“他总喜欢在秋天的时候坐在院子里看书,阳光洒在他身上,看起来特别安静。”
我妈走过去,看了看她的画:“你抓住了那种宁静的感觉,但还可以再加一点细节,比如风吹动书页的痕迹,或者他脚边掉落的枫叶。”
小林点头,立刻动手修改。她小心翼翼地勾勒出几片飘落的叶子,又在书页边缘加上了几道轻微的折痕。
那天放学后,我妈破例让大家留下来一起做手工灯笼。她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团圆的日子,应该有点节日气氛。
“你们可以用纸板、竹条,还有自己喜欢的颜色来装饰。”她一边示范一边说,“最重要的是要用心去设计,因为这是属于你们自己的光。”
学生们纷纷动手制作,有的用红纸剪出枫叶形状,有的用水彩涂上金黄的夕阳。小林则选择了一种深蓝色的纸张,在上面画了一轮明月和几颗星星。
“这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夜晚。”她笑着说,“那时候家里还没搬进城里,院子里有棵大槐树,每到秋天,我就喜欢躺在树下看月亮。”
我妈听后笑了笑:“你看,这就是生活的诗意。它不在远方,而在你的记忆里。”
几天后,我们在小区广场举办了一场小型展览,主题是“秋日的记忆”。展台设在一棵老银杏树下,地上铺着落叶,空气中弥漫着糖炒栗子的香味。
“这幅《月下槐树》是谁画的?”一位观众指着一幅水彩画问道。
“是我。”小林走上前,脸上有些羞涩,“我画的是我小时候住过的院子,那时晚上经常能看到满天的星星。”
那位观众点点头:“画面很温暖,像是真的能闻到夜风的味道。”
我妈站在一旁听着,眼里闪过一丝欣慰。她走到每一幅作品前,轻轻抚摸画框,仿佛在触摸一段段被珍藏的时光。
那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又坐在阳台上吃晚饭。我妈做了她最拿手的桂花糖藕和炖牛肉。
“妈,”我一边夹菜一边问,“你觉得画画真的能让一个人变得更好吗?”
她放下筷子,看着我说:“不是让一个人变得更好,而是让她更接近真实的自己。就像你画画时,不只是模仿别人的作品,而是找到属于你自己的表达方式。”
我爸在一旁笑道:“你妈总是说得那么有哲理。”
我妈笑了笑:“我只是觉得,幸福从来都不是遥不可及的东西。它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愿意停下脚步,去感受,去记录。”
夜色渐深,微风吹过阳台,带来一阵阵桂花香。我们一家三口静静地坐着,谁也没有说话。
那一刻,我知道,属于我们的普罗旺斯幸福生活,还在继续。它不像电影那样跌宕起伏,也不像小说那样波澜壮阔。但它真实、温暖,就像我妈画里的那一缕阳光,悄悄地照进每一个人的心里。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我们在平凡中寻找感动,在琐碎里体会幸福。
而属于我们的普罗旺斯幸福生活,也在继续书写新的篇章。
冬天来了,气温骤降。普罗旺斯画室的窗户关得严严实实,暖气开得很足。我妈依旧每周三和周六准时开课,只不过这次的主题变成了“冬日的温度”。
“冬天不只有寒冷,”她在课堂上说,“还有热腾腾的汤锅、窗外的雪花、家人围坐聊天的笑声,还有孩子们堆雪人的身影。”
学生们听得入神,有人已经开始动笔勾勒草图。小林坐在角落里,认真地画着一幅关于童年雪夜的画面。她说那是她记忆中最温暖的一晚。
“李老师,”她忽然抬头问道,“您觉得我这样画,能表达出那种冬天的感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