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放榜这日,咸阳城里风平浪静,天色晴好。
只是那平静下暗藏的,是无数颗忐忑不安的心,其中有殷切期盼的,也有担惊受怕的。
清晨时分,咸阳城街道广场早已人头攒动。
等待金榜揭晓的功夫,百姓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你说这次谁能中状元?会不会又是那什么何家子弟?”
“嘿,你是没听说吗?那何家都被抄家了,哪还有什么子弟啊!”
“我看啊,这次肯定是寒门的天下了!”
“我看也是,听说殿下亲自主持的殿试,出的题可都是实务,那些只会背经念书的纨绔子弟,怕是连笔都提不稳啦!”
众人哄笑一阵,忽然前方骚动起来。
“来了来了!”
“金榜出来了!”
人群如潮水般涌向告示牌,官差刚贴出榜单,便被围得水泄不通。
几个跳得高的,已经开始大声念榜:“状元:宋元,榜眼:刘德,探花:张诚……”
“宋元?那不是隔壁村的穷小子吗?”
“对,就是他!前些年还在村里教书呢,寒门学子上榜了!”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不少眼尖的已经发现了这次榜单的特别之处。
“天啊!你们看,前十名竟有九位都是寒门出身!”
“不止呢!据说一百多名新科进士,有九成都是寒门子弟!”
“这可真是天变了啊!”
消息如野火般在咸阳城中蔓延。
那些隐藏在暗处的世家残余,面色铁青地看着自家派来的人回报,一言不发,只是手中的茶杯被捏得咯吱作响。
高高的府邸内,一位老者闭目沉思:“看来将闾是要彻底铲除我们世家的根基了。”
正午时分,新科状元游街的队伍从皇宫出发,沿着咸阳城的主干道缓缓前行。
宋元一身大红袍服,头戴状元花冠,骑在高头大马上,脸上的喜色还未褪去。
紧随其后的是榜眼刘德和探花张诚,还有数十位新科进士,浩浩荡荡,蔚为壮观。
街道两旁人头攒动,百姓们争相一睹新科状元的风采。
花瓣与彩带从楼上纷纷扬扬洒下,空气中弥漫着前所未有的欢腾气氛。
“状元郎!状元郎!”小贩们举着自制的旗帜,高声呼喊。
“寒门有子当朝臣,天下英才出草莽!”不知是谁喊出了这么一句,顿时引得众人齐声呼和。
就连不少官家小姐也偷偷撩开窗帘,对着状元郎投去羞涩的目光。
以往这种荣耀都被那些世家子弟所独占,而今日,却是一个出身贫寒的读书人登上了巅峰。
杜周站在街角,看着这盛况,不住点头:“殿下这一招实在高明啊!不仅选拔了人才,更是得了无数民心!”
“杜大人,”身边一个小吏凑过来,“您说这些寒门子弟,真能坐稳官位吗?毕竟他们没有家族支持,又不懂官场规矩……”
杜周瞪了他一眼:“你这话要让殿下听见,非削了你的职不可!殿下既选他们,就必能用好他们。他们虽无家族,但胜在无牵无挂,一心为国!比那些勾心斗角、明争暗斗的世家子弟强多了!”
。。。。。。
次日清晨,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