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眼前一亮,说道:“传我军令,撤军回营,大量制造孔明灯!”
殷冲不解,
低声问道:“大都督,军中宣纸和布料本就紧缺,怎么就突然要大批量造灯呢?”
闻言,诸葛亮轻笑说道:
“殷校尉不知我之意,这孔明灯本就是我所创,其目的并不只是一盏灯这么简单。”
“这个末将倒是有些了解,这孔明灯不就是许愿用的吗?”
“非也非也!”
“它不仅能许愿,还有空降奇物的作用!”
听到这话,殷冲挠头不语,实在不明白诸葛亮所言之意。
“殷校尉尽管传令便是,到时自然知晓。”
诸葛亮拂动羽扇,
左右徘徊几步,眼前一亮,
似乎又想到一出万无一失的破敌之策。
“殷校尉再传我一令!”
“大都督请讲!”
“明日召集方圆百里的百姓,三百童男,三百童女,另在后山顶峰设计一处七星坛,我要借风。”
“喏!”
——
一周后。
雁城东南西北较为太平,
期间大冕军试图用吕公车蹬上城墙,
无果后,又撤了回去,另寻他法。
西门和北门以东江军为主,周瑜多次引诱雁军出城,
奈何他们根本不知道,就算雁军想战,城门已被堵死,也根本出不去。
剩下唯一有隐患的便是南城门,
由于没有望远镜,李青山只好换来两个八倍镜,用绳子绑在一块,当场望远镜。
“诸葛村夫这几天一直在捣鼓什么?又是造灯,又是搭法坛的,其心叵测啊。”
李青山低声说道。
一旁奉孝一把将李青山手中的望远镜夺了过来。
“主公,怪不得你每天拿此物看个不停,原来此物竟能清晰看到地方军营的一切动向,当真是神仙之物,若是能多来几个,给每一处城门守将都配备一个,那岂不是料敌先机,
我军将利于不败之地。”
李青山说道:“叽里咕噜的,你到底看出什么名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