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在袖中微微颤抖,声音还是稳稳地:"今日之事,不必告诉任何人。"
待丫头退下后,她缓缓坐在绣墩上。案几上的茶水早已凉透,倒映着她支离破碎的影子。
——"为官者当以民为本。"
记忆中父亲教导兄长的声音犹在耳畔,可方才那个声色俱厉的官员,与记忆中那个伟丈夫,早已判若两人。
父亲,曾经是她心头的山,而如今,这座山,终究在她心里轰然倒塌。
-------------------------------------
盛花影取出一摞崭新的账册。既然侯爷已有安排,她便不再过问陈留之事,转而将全副心思都放在了经营铺面上。
"小姐,永昌伯府、陈府等七家的赊账已经付清了。"春桃捧着一叠银票进来,却见自家小姐正对着京城舆图出神。
"把这些都兑成现银。我要在四大城门附近各开一间粮铺。"
春桃有些惊讶:"开粮铺可没看酒店绸缎庄赚钱呢。"
盛花影闻言,忍不住笑出声来,伸手轻轻点了点春桃的额头:"你这个小财迷,钱是赚不完的。"
阿宝眼睛一亮,立刻插嘴道:"我知道小姐为什么开粮庄!"
"哦?"盛花影饶有兴致地挑眉,"那你倒是说说看?"
"这年头世道不太平,"阿宝挺起胸膛,一脸得意,"囤什么都没囤粮食好!要是遇上灾年,一斗米能换一匹绸缎呢!"
盛花影眼中闪过一丝复杂,却只是温和地笑了笑:"你说得对,也不全对。"
她的声音轻得像在自言自语:"我开粮庄,是想着若再遇到陈留那样的灾情。。。"
她认真说:"等我开起来了,但凡有老弱妇孺来买粮,给她们便宜些。可好?"
春桃急得直跺脚:"小姐!这样咱们怕不是要亏死!"
盛花影笑道,"傻丫头,那里亏的,自有别处补回来。"
她又把周砚叫来,指着手里的地契,"周叔,我这有三张地契,劳烦您再去城西给我物色一个买或者租下来。"
老主簿捧着算盘连连点头:"我心中倒有几个可靠掌柜人选。刘掌柜原是军中的粮秣官,最懂仓储之道;陈掌柜家里三代都是粮商。。。"
"告诉他们,我这粮铺,赚钱是第二的,第一要紧的是,多进些陈粮,遇到实在家贫的,可以按户籍便宜卖给他们。"
春桃抱着账本进来,正好听见这话,急得又要开口。盛花影却先笑了:"放心,等我们庄子的冬粮起来了,粮食是吃不完的,拿去卖些,也不碍事。"
粮铺的招牌她都拟好了,就叫"济丰号",取"济世丰民"之意。
也许,她默默想,也许不能救很多人,但是,多一个也可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