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无奇李家主乱世雄主:
“其实我也认为是这种情况。
所谓的三顾茅庐,这个三字,那不是数词,那是一个量词,在古代代表的就是很多的意思。
也就是说,三顾茅庐,就是刘备很多次跑到诸葛亮那里,跟诸葛亮一起去谈判协商。
而背后所隐含的寓意,你可以自己想。”
皇帝们纷纷点头,这才是真正的去看历史。
现在他们也明白了陈寿为什么要用隆中对,取代魏略所描述的那一部分。
因为隆中对的缺陷简直太明显了。
你如果用为了魏略那一部分史料,人们就很难怀疑到刘备看上的是诸葛亮的背景。
因为魏略描述的就是诸葛亮毛遂自荐,然后使用的是内政方面的才华,征服了刘备。
而那个策略,是没有缺陷的。
宋徽宗听着群里面越来越跑题的讨论,让他无比的难受。
这就感觉别人去否定自己偶像身上完美无缺的神环一样。
这简直就是要把偶像拉下神坛。
他无论如何都不能答应。
最美瘦金体:
“这三顾茅庐,怎么可能是多次上门呢?”
“谁教你们这样理解了?”
此刻就连岳飞也叹了口气,难道三这个字,在古代不是这么理解的吗?
这就连我也知道,把三顾茅庐解释成上门了三次,那基本上就是扯淡。
估计只有陈通那个时代才会这样理解。
怒发冲冠:
“这就没有必要打口水仗了吧。
古文就要按照古人的习惯去解释。
你看看有多少人去解释三顾茅庐,是觉得刘备去只去了三次呢?
就拿杜甫的诗来说吧。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明明就是说所谓三顾茅庐,就是频繁上门,多次讨论家国大事。
这还不够明显吗?”
宋徽宗嘴巴张了张,真想怒骂一句,你一个将军懂个啥?
这解释书面上记载的意思,难道不应该是读书人说了算吗?
我说几次就几次!
但宋徽宗也明白,现在大家都不会听他去辩解这个。
到底三顾茅庐,是去了三次见了一次。
还是去了很多次,见了很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