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其一。”
“其二,你还是不明白。。。。。。舆论为什么可以被控制,因为大部分人上网,发表看法,本质上就是为了获得情绪价值。”
“不过是由于每个人的价值观,他们获得情绪价值的途径不一样而已。”
“在这之中,大部分人还是好人,所以支持‘正义’,往往最容易让他们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充实。”
这绝对不是坏事。
“但这种‘正义’,本质还是为了自我,所以可以让人利用,所以会有资本,用一件更严重的事,来转移公众的注意力,用来掩盖一件小事。”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
在顾安才回归的初期,他唯一的底气,就是粉丝们的支持,所以那时候,他经常引导公众的舆论。
但后来,在他逐渐有了别的底牌后,这种行为,就越来越少了,或者说,他不再是直接的去引导,而是把一件事,摆在台面上,先让公众自发的去做出反应,之后,他才会去借助这股力量,去做点什么。
此时,他的行为,可就谈不上是“控制”了,连引导都谈不上,而是任何一个三观正常的人,都会预料到,公众会是什么反应。
再者,最近的他,已经不太依赖舆论的力量了,反而是他的一言一行,身为公众人物,必然会有无数人盯着,并不是他故意的。
。。。。。。
米兰达的事情,无非是又证明了两件事。
新闻学的魅力时刻。
以及,舆论,其实就那么回事,当个乐子可以,但千万别当真,特别是在当今大数据的时代。
一个人在网络上看见和听见的,往往不过是平台算法按照一个人的爱好,特意为其量身定制推送的内容。
。。。。。。
回到现在。
听完卡罗尔的话,顾安在认真判断。。。。。。卡罗尔的话,有几分可信度。
没多久,他放弃了——他又没有超能力,听不见一个人的心声。
现在让他纠结的点在于,要不要蹚这滩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