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杏花这位胆小怕事的妇女,第一次敢在这么大的领导们面前说这些话,惹得沙景春怔怔地看住了她。陈默见沙景春这神态,直视着他说道:“景春镇长,宋大姐说得对,接下来,你要把整个青山镇的重担挑起来。”“等吃完鸡汤面后,我们把刘军写的名单核对一下,失踪的人,我们一家一家走访。”说到这里,陈默扭头问王源道:“王局长,您看这样做,可以吗?”王源应道:“小陈,老沙,查失踪矿工的事,交给派出所,他们找人方面,比你们专业。”“我现在想说的是,你们查完之后准备怎么办?”“青山镇的矿挖得差不多了,就算没有这次矿难,早晚也得面临转型。那些靠挖煤吃饭的矿工,他们的生存,以后要靠什么来维持?”“总不能让他们一辈子靠下井过日子,更不能让他们的孩子,还走着下井—赚钱—担风险的老路。”“矿山转型不是一句空话,不是把矿封了就完事。得给他们找条新路子。”“是学门手艺,还是搞种植养殖,或是跟着文旅项目做服务?得让他们知道,就算不挖煤,也能凭着力气吃饭,也能让家里的灶台,一直有热饭热汤。”“老百姓要的,从来不是大富大贵,是平安和有奔头。”“小陈,老沙,我们查矿难、抓贪腐,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揪出几个人,是为了让矿山回归它该有的样子,让矿工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让他们的妈妈,再也不用站在门口,望眼欲穿地等一个不知道能不能回来的人。”陈默听着王源局长的话,正是他下午想的问题。陈默一时间激动起来了。“王局长,孟专家,钱专家,我一直认为民生,从来不是冰冷的数字和政策,是每一个家庭的灶台,是每一碗带着温度的饭,是每一个人对平安回家的期盼。“王局长,不瞒您,我下午就在想这个问题。”“查真相、抓坏人是第一步,帮矿工找新出路、让青山镇能好好活下去,才是我们接下来要扛的责任。”“王局长,孟专家,钱专家,你们都是大领导,经验多,能给我和沙镇长传授经验的同时,把我们这里当一个矿山转型的典型树立起来吗?”陈默的话一落,王源没有马上接话,而是把碗里最后一口鸡汤喝得干干净净。宋杏花还要给王源局长再去添一碗鸡汤,他赶紧说道:“弟妹,我已经吃超标了,不能再吃。”“喝了你精心熬的鸡汤,我也得为青山镇做些事了。”“小陈,你小子,倒是会赶巧。其实矿业局早就在琢磨矿山转型的事,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试点。”“要么是地方干部没魄力,要么是矿工抵触情绪大,推不动。你这儿倒好,矿难查得较真,民生想得透彻,刚好撞在点子上。”“既然你提了,我就给你们交个底。”“青山镇这试点,矿业局接了!但丑话说在前面,转型不是敲锣打鼓就能成的,得一步一步来,急不得。”听到这里,陈默和沙景春又惊又喜,全都去拿笔记本,要记王源接下来交的底是什么内容。王源见陈默和沙景春都这般急切和认真,看着他们说道:“接下来,你们要做的事情是先摸家底。”“让老沙牵头,派出所配合,把全镇矿工的情况摸清楚。”“谁会开车、谁懂种植、谁能说会道,把人按技能分分类。同时让县里的农业、文旅部门派专家来,看看青山镇的山、水、地适合搞什么。”“有林子的,能不能搞林下种植?有溪流的,能不能搞生态养殖?”“别总盯着地下的煤,地上的资源才是长久饭票。”“分完类后,搞技能培训。不能让矿工觉得不挖煤就没活路。”“矿业局可以协调资金,请技术员来开课。种果树的、搞养殖的、做民宿服务的,愿意学什么就教什么。”“甚至可以跟周边的企业对接,搞订单式培训,学完直接能上岗,让他们先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才会愿意跟着干。”说到这里,王源看向沙景春,特意加重了语气地继续说道:“老沙,这一步你得盯紧了。”“矿工们跟你熟,你去做思想工作比我们外来的人管用。告诉他们,转型不是断生路,是换活法。”“以前下井是拿命换钱,现在学门手艺,是靠本事吃饭,还能天天回家陪老婆孩子,不比在井下提心吊胆强?”沙景春赶紧点头,却在笔记本上记个不停。以前他总觉得转型是遥不可及的词,现在被王源这么一拆解,倒觉得清晰多了。当然了,以前的沙景春对所有的工作都是赵志国说啥是啥,他就没去真正想过,他当家做主后,整个青山镇该如何走,往哪里走。如今,有了国家大领导的指导和给定的方向,沙景春要发光发热了,他毕竟是青山镇的人,他最渴望青山镇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沙景春在快速记着笔记时,王源又转头看向陈默说道:“小陈,把转型和矿难调查绑在一起推进。”“查贪腐、追责任的同时,就把转型的政策、培训的消息放出去。”“让矿工们知道,我们来不仅是为了查真相,更是为了给他们找未来。”“这样一来,他们配合调查的积极性会更高,转型的阻力也会小很多,毕竟谁都想日子越过越好,不是吗?”“还有,矿业局会派专人蹲点青山镇,一边帮你们完善转型方案,一边把这里的经验总结出来。等做出成效了,就当成典型在全国推广。”“到时候,青山镇就不是矿难出事地,而是矿山转型样板间,这名声,比什么都金贵。”陈默听着王源局长的这些话时,眼睛发亮,之前心里的顾虑一扫而空,何况他林若曦手里还握着于文田的把柄。这一次的矿难真相,陈默得好好敲打敲打于文田,不要联手郭清泉搞事!:()从省府大秘到权力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