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陈默和林若曦通话时,乔良也在打电话。乔良通话的人是国家矿业局女副局长周慧迪,周慧迪是楚镇邦的师妹,本来应该是由她带队来青山镇的,她有些感冒,但她说自己阳了,推掉了。没想到了楚镇邦还是把她的电话给乔良,周慧迪一看江南省的电话号码,犹豫了一下才接的。乔良自报了家门后,才说道:“周局长,书记让我请教您,这次核查组主要调查的方向有哪些?”“矿难发生时,正是竹清县县委书记郭清泉上任的时候,清泉同志是从省公安厅派下来任职的,也是书记批示下基层磨炼的同志,基层工作经验少,在应对矿难的问题上,更是少。”“周局长,我和清泉同志都需要您的大力指点,可以给我们一个方向吗?”乔良的话一落,周慧迪沉默了一下,才回应道:“小乔,师哥给我来过电话,听得出来,师哥对你寄托着厚望啊。”乔良赶紧应道:“周局长,书记培养了我十年,我这次下基层工作,也确实想做点成绩出来。”“只是没想到我这边刚刚谈下杰克马公司的合作项目,我挂点的县里就出了这样的事情。”“周局长,您也知道重大的矿难事故发生后,方方面面的分管干部,都慌了神。”“现在县里各种消息乱传,不是在传谁要被问责的小道消息,就是在连夜补安全生产的会议记录。”“有的干部甚至把去年的会议记录都翻出来改,就怕核查组挑出重视不够的毛病。”“还有些干部,明明知道矿上早有隐患,之前怕得罪企业、怕影响gdp,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出了事,一个个忙着撇清关系,开会时说早就提醒过企业,可拿不出任何书面记录。”“清泉书记是新来的,不懂这里的弯弯绕,还想着主动担责,可底下人却在偷偷给他打掩护,生怕他把实话说出去,牵连一串人。”“这种集体恐慌比事故本身更可怕,大家不是想着怎么彻底解决问题,而是先想着怎么过关。”“周局长,我知道这样不对,可看着他们那副惶惶不可终日的样子,心里也不是滋味。”“特别是矿长自杀了,出事的镇委书记和分管矿山的副镇长全部被抓了,不仅仅是镇里、县里,现在就连洋州市里,干部们也是人心惶惶,分下去的工作,都没人认真干了。”“周局长,我这也是没法子,才急着向您请教,到底该怎么把方向扭过来,让大家从怕问责变成想解决问题呢?”乔良现在是越来越上道了,明明是想问这次核查组的成员情况,被他扯了这么大的虎皮,来试探这位女副局长的态度。周慧迪本来还蛮担心乔良提过分的要求,现在见乔良这么说,反而还有些内疚,她想多了。周慧迪便对乔良说道:“小乔,核查组的方向从来不是针对某个人,而是要还原矿难真相、厘清责任链条、堵住监管漏洞。既然师哥让你问我,我就说三点,你记清楚。”乔良立即应道:“周局长,您说,您说,我马上记在工作笔记本上。”说着,乔良故意把抽屉打开的动作弄出了响声,接着就是他翻笔记本的声音。周慧迪没想到乔良对工作这般上心,很是欣慰,便又说道:“小乔,第一点是全流程闭环核查安全生产合规性。”“从采矿许可证延续、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到日常监管执法记录,特别是矿难前三个月的隐患排查记录,必须一字不落调出来。”“核查组里有老安监专家,别想着用历史遗留问题搪塞,重点看负责的同志对已知隐患采没采取整改措施,整改方案是否经过科学论证,有没有以会议落实会议的形式主义。”“第二点就是严格区分主观失职与客观经验短板,清泉同志从公安系统转岗,对矿业监管不熟悉是客观事实,但程序合规性是底线。”“比如矿难发生后,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启动应急响应,上报信息是否完整准确,有没有因决策犹豫导致救援延误。”“这些时间节点和决策记录,核查组会逐分钟比对。要主动整理清泉同志上任后的行动,用事实证明他在主动补短板,而不是放任风险。”“第三点就是聚焦职工权益保障的实操细节,遇难矿工的赔偿协议是否签订到位?家属安抚有没有建立一人一专班?”“更关键的是,要查企业是否按规定为矿工缴纳工伤保险,是否存在阴阳合同规避责任。”“核查组会直接走访家属和幸存矿工,别搞层层陪同那套,让他们能说真话。”周慧迪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后,才意味深长说道:“小乔,师哥把你送到基层工作,是看重你办事周全。”“你记住,不要试图用经验不足掩盖程序漏洞,也不要用积极整改替代责任认定。”“你让清泉同志亲自梳理矿难前后的完整时间线,标注每个关键决策的参与人员和依据,我会让秘书对接接收转给于文田司长。”“于文田司长:()从省府大秘到权力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