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红楼之黛玉长嫂 > 200第 200 章(第2页)

200第 200 章(第2页)

呼声渐起,士绅们面面相觑。

紫绡起身,朗声道:“我们不要推倒祠堂,不要烧毁族谱,也不要夺你们的土地。我们要的,只是给每一个女孩一次机会??一次不必靠婚姻活下去的机会,一次可以自己决定人生的机会。如果这叫乱政,那请告诉我,什么样的秩序,值得用千万女子的眼泪去维持?”

会散之后,赵元礼连夜逃往京城,欲向宗室控诉“紫绡蛊惑民心”。但他尚未出城,便被巡防司截获,搜出身藏伪造文书十余封,皆以朝廷名义谎称“已废新政”,企图煽动暴乱。证据确凿,当场下狱。

消息传开,河北诸县震动。十日内,十七座被拆学堂重建,三百余名受压女子恢复学籍。皇帝特颁诏书,嘉奖紫绡“以仁化暴,以理服人”,赐金帛千匹,不受;唯求增设“基层听政亭”五十座,遍及州县,供百姓陈情申诉,朝廷每月派员巡视。

与此同时,沈素衣在京主持编纂《平民律例集成》,将各地案例汇编成册,作为地方官判案依据。书中首篇即收录“深州女童案”,批注写道:“凡因诵读《未竟篇》或倡导女子教育而遭迫害者,无论身份,一律视为政治诬陷,主使者按谋逆论处。”

风波稍定,然暗流仍在。

冬至前夕,紫绡收到一封匿名信,用褪色墨水写就,字迹歪斜:

>“你不该修那本书。

>她写下的不该被看见。

>有些门一旦打开,连做梦的人都会醒来。

>若你还记得她最后的日子,就该明白??

>某些真相,比死亡更可怕。”

信纸背面,画着一座燃烧的书院,火焰中浮现黛玉的身影,手中握笔,正在书写。

紫绡盯着那幅图看了整整一夜。

次日清晨,她唤来弟子林婉儿??如今已是翰林院首位女编修??将一只铁匣交予她手。

“这是我这些年整理的全部笔记,包括《未竟篇》原始批注、各地推行新政的得失记录、以及……我和先生最后几次谈话的内容。”她缓缓道,“我不知还能活几年,但你要记住:真正的法典,不在纸上,而在人心如何对待弱者。若有一天,有人想再次封禁这本书,请你把它带到最偏僻的山村,找一个愿意听故事的孩子,一页一页念给她听。”

林婉儿含泪应诺。

就在此时,边关急报传来:突厥余部联合吐蕃小部族犯境,攻陷甘州外围三堡,屠戮百姓,掳走妇女五百余人。更危急的是,军中传言霍七娘病重卧床,无法领军出征。

紫绡立刻启程赴北。

她在军营见到霍七娘时,对方正伏案绘制地图,脸色苍白,右手缠着绷带,显然是旧伤复发。

“你何必来?”霍七娘抬头一笑,“战场不是女人该来的地方。”

“你说错了。”紫绡坐在她身旁,“正是女人,才最该来战场。因为我们知道,每一次战争的背后,都是无数女子失去丈夫、儿子、父亲,然后独自扛起生活。而这一次,我们要打的不只是敌人,更是那种‘女人只能等待救援’的宿命。”

霍七娘怔住,良久,点头。

七日后,一支奇特的军队开赴前线??五千精兵中,有八百女子,皆来自各地女子武塾,经《女子武经》训练而成。她们不穿裙钗,不佩珠翠,身着玄甲,腰悬短刀,骑马执弓,英姿飒爽。领军者正是霍七娘与紫绡(后者虽不通武艺,却担任军中文吏总领,负责战地教育、伤员救治与俘虏安置)。

战况惨烈。敌军初见女子上阵,哄然大笑,谓之“妇人嬉戏”。然首战之夜,霍七娘亲率三百铁骑突袭敌营,火烧粮草,斩首百余,其中包括敌酋之弟。次日清晨,汉军列阵而出,八百女兵居中,齐唱《木兰辞》,声震山谷。

敌军胆寒。

半月之内,连克五寨,救回被掳女子四百七十三人。每救一人,紫绡便命设立临时学堂,教她们识字、记仇、写下加害者姓名,并告知:“从今往后,你的嘴就是武器,你的笔就是刀剑。”

战后清点,伤亡六百余人,其中女兵阵亡一百二十九人。霍七娘依约将她们的名字刻于新建的“巾帼碑林”,并请紫绡撰写碑文:

>“她们不是妻子,不是女儿,不是母亲。

>她们是战士。

>她们选择走上这条路,不是为了荣耀,而是为了让后来的女孩不必再走。

>死亡未曾带走她们的名字,因为它早已刻进春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