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莫家村。
莫士元骑着马来到了莫家村的后山,如今天气渐冷,山上的树木全都凋敝了,只有一棵高大的松树屹立在山崖旁。
松树下有两个小坟包,坟包前有两块墓碑,一块写着显考白公讳术府君之墓,孝男白川泣血敬立,另一块写着显妣莫茹之墓,孝男莫士元泣血敬立。
他先用镰刀把坟包附近的杂草和枯枝全部都清理了一遍,劈出一条路来,再用清水把两块墓碑都擦拭了一遍。
白术的墓碑前,摆着两壶酒,还有一本医书,莫茹墓前摆的则是一瓶蔷薇水。
他拿起酒壶往地上洒去,又喃喃道,“爹,我一定会替你和杨叔叔报仇雪恨,以慰你们的在天之灵。”
“还有,我已经找到了杨家妹妹,只是她好像忘记了很多事情,不过没关系,有很多事情,或许遗忘才是更好的选择。”
他提笔用朱砂混着桐油将墓碑上的字都描了一遍,又刷了一层清漆,独自呆坐在坟包前思索。
等天差不多要黑了,莫士元才起身离开,走出了后山。
路文一直在莫家村外静候,今日石爽出外买东西后,李福全的心腹将路文以及石爽买回来的礼物送了过来,至于石爽去了哪里,那位心腹并没有说。
“石爽与柯闻公子暗中勾连,已经被老爷处置了,老爷吩咐路文往后跟在公子身边。”
莫士元看了一眼路文,点了点头,并没有说什么。
“公子,我看这天色不好,怕是很快就要下雪了。”
“那我们快些启程吧。”
莫士元骑着马从莫家村后山离开,偶尔瞥见一两个村妇在田埂上说话,往日莫茹的影子在脑海中一闪而过。
不远处升起了袅袅炊烟,两匹马从山庄中飞驰而过,莫士元回头看了一眼熟悉的村子,喃喃道,“茹娘,我现在过得很好,你可以放心了。”
隔日夜晚。
羲和楼内,段红绫招呼其他人落座,木桌上放了一个大铜锅,里头正煮着羊肉。
平安舔了舔唇,“这样冷的天气,就该是吃锅子才对啊。”
今日岳剑不来,故而桌上除了段红绫,只有辛萝、邢贵、吴珉以及平安四人,其余的干办差子坐在了另外一桌。
吴珉举杯问道,“今日莫大人也不来吗?”
虽说段红绫曾经提过,莫士元有心助自己一臂之力,只是毕竟柯闻的案子牵扯到了李福全,他心中还是有些惴惴不安,担心莫士元心中介怀。
故而如今便想寻个机会,跟莫士元表明心迹,只不过没想到,今夜他竟然不在。
段红绫微微一笑,“他心绪不佳,我也免得打扰他了,大家快吃吧,别让菜凉了。”
除了羊肉锅子之外,她还让邢贵点了黄豆炖猪蹄,莲藕夹糯米,香菇烧鹌鹑蛋,党参枸杞炖海参,鲫鱼豆腐汤,两大盘猪肉大葱饺子,每个人再配一碗黑豆紫米粥,也算是比较丰盛。
店小二刚把菜上齐,便有一妙龄女子抱着琵琶走上前来,一边弹着琵琶一边向众人介绍桌上的菜式,说了一连串的贺词,颇为有趣。
待琵琶声停下,众人才将目光停留到这女子的身上,辛萝惊讶道:“舒兰,怎么是你?”
舒兰也一惊,“怎么如此巧合,竟让我再遇上了几位大人。”
段红绫忙问,“如今你身子可好些了?”
郑舒兰点点头,“那回吃了几位大人送来的补品,身子便渐渐好起来了。等我家哥儿足月后,便托同乡帮我寻了这份活计,也算是有个依仗了。”
一个月前周二狗已经流放至塞外,舒兰孤儿寡母又无父兄依仗,实在是过得艰难。
众人拉着舒兰说了一些家常话,又往她的手中塞了满满的银子,舒兰过意不去,只好又拿起琵琶弹了一曲。
忽然,一阵匆忙的脚步声顺着乐声一齐响起,众人往门口望去,莫士元推开房门,拱手笑道:“我来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