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桌本该是吴葶葶最坚定的盟友。
现在,盟友叛变。
苏尧:“可以呀,等李驰抄完,你找他要。”前桌小个子男生夸完苏尧,立刻找她借笔记,讲究的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后桌:“谢谢你!”
吴葶葶强行打起精神,她觉得自己还有希望:还有两个年级前五的同学还没公布呢。
丁晓艳对她造成的轰动效果很满意。
“年级第三,……,年级第四,……”
吴葶葶什么都不是。
丁晓艳报完年级前五,并没有忘记其他同样优秀的学生,她根据名次,一直报到年级前30,“我们班很优秀,年级前30里,一共有16个都是咱们班的学生。”
吴葶葶在29名。
说实话,这不算差,甚至可以说是很好的成绩。
可是,29名距离丁晓艳要的“学委”要求太远。
月考前,她主动举手,自信满满地问“能不能身兼数职”,变为笑话。
课后,哪怕吴葶葶的小姐妹团们不提,她的脸都热热辣辣的,羞愧到无地自容。
小姐妹团们已经不打算如吴葶葶所说,继续“孤立”苏尧。
人都是慕强的,当一个人的成绩太过出众优秀时,孤立显得可笑。那究竟是她们孤立她,还是她孤立她们所有人啊?没看到班上大部分人都愿意和苏尧说话吗?
更别说,苏尧有着让人羡慕的“家长*2”——接送她上学的帅气哥哥,一个英俊冷漠,一个清俊柔和,都是人中龙凤的长相。
真的很叫人羡慕啊!
一时之间,苏尧成为3班人气最高、最靓的存在。
最让吴葶葶生气、想不通的是,丁晓艳想属意让苏尧当“学委”时,她居然拒绝了。
丁晓艳没有强求,选了年级第三当学委。
她想要的东西,苏尧轻轻松松就放弃。就好像……吴葶葶为之努力的目标,是不值一提的东西。
第19章
丁晓艳的教学作风偏向“唯成绩论”,她严厉但又不失温和。第一次大考,3班在年段里扬名,普班的学生回去和家长说了此次大考数据,不少家长开始后悔没动点人脉把孩子塞进这个班。
小县城的家长们寄希望于孩子能靠成绩走出这个
经济差、基建差的家乡。
“宁做凤尾,不做鸡头,”家长们在校门口碰见时,交头接耳,“做3班的落后生,都比其他班的前10强啊!”
一个班级里有六十多人,整个年纪有8个班级,3班大考成绩已出,赫然拿下了三十多个年段前一百的优质生源。
旁人看得实在眼馋。
听说,下一届新生入学,不允许排优班、普班,今年的初一生是最后一届能有此待遇的。得到这个消息的家长们,更加后悔开学前没找人送礼,把自家孩子送进3班了。
好的班级学风有助于整体成绩的提升。
这是多年来的教学经验给出的结论。
初一年,没见过3班“苏尧”的,通过这一次大考都晓得苏尧是一中初一的第一名。
周忱瓷回家沾沾自喜地和妈妈炫耀,自己交到的朋友成绩超好:“尧尧是年级第一哦!”
温女士莞尔。
周忱瓷的成绩不错,年级前80,不算落后。她并不着急,晓得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只要适应了初中节奏,女儿很快就能赶上其他尖子生。
因此,在周忱瓷喋喋不休地说苏尧,感慨自己要努力追上好朋友时,她温柔说:“小周同学,慢慢来,不着急,这才第一次月考,我相信你可以的!”
有家长的鼓励,周忱瓷更有信心啦!
……
学习对于苏尧是毫不费劲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