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2章
孔令点头示意,嘴角带着淡淡的弧度,脚步猛地停下,只因面前路过个道士,看着像江湖术士,看方向似乎是从书房出来的,莫非是唐启恒找来的人?
好不容易在唐府站稳脚跟,可不能让他人抢了风头。
他直奔书房,恰巧见唐启恒暗暗地攥紧拳头,似是在谋划着什么。
“见过大人。”他故作不经意间地走进去,小心翼翼地试探,“方才在下似乎看见有个江湖术士离去,大人可是找了新的幕僚?”
唐启恒看出他的意思,笑着摆手,“孔先生放心,本官府内只会有你一个幕僚,那道士是我特意找来帮忙的。”
见孔令心存疑惑,他娓娓道来,“近日本官探到一则消息,陛下病重,欲立储,辅政大臣十有八九便是李、萧那两个家伙,他们害我落得如今的下场,岂能放过?”
“故而,本官打算在钦天监观测天象时制造异象,借此机会往他们身上引,陛下就是再器重他们,也不得不堵住悠悠众口。”
想他当年背靠唐国公,仕途顺坦,一路坐上吏部尚书的位置,可谓前途无量,一片光明。
可谁曾想意外来的竟这么快,唐国公算计应芙,惹得圣上不悦,被削爵。
这也就罢了,没了靠山,大不了他自己打拼就是了。
可就因为他乃唐国公的远亲旁支,受其牵连,被降职为礼部侍郎,一品变三品,巨大的落差让他如何接受?
可让他更为意外的是,萧琰澈二人竟成了辅政大臣。
凭什么他们能青云直上,自己却只能当个三品小官呢?他不甘心!
这一回,他定要让他们身败名裂。
听完一席话,孔令逐渐冷静下来,原来他竟是为了报仇才找的江湖术士,如此,他便安心了。
虚惊一场后,他也没忘记正事,“大人,您的计策虽高明,却远远不够,萧琰澈二人并非省油的灯,死的都能被他们说成活的,区区天象又算什么?”
唐启恒原本还高兴着,听他分析完,若有所思地点头,“先生所言极是,可除此之外,本官也想不到更好的法子了,朝中的那群人皆是势利眼,也帮不上什么忙。”
好歹他曾经是吏部尚书,虽说有走后门的嫌疑,却也有几分真才实学。
找江湖道士乃最低级的法子,他自然瞧不上。
在此之前,他将以前交好的同僚们找了个遍,却无人愿同他多说什么,寻个莫名其妙的理由便将人打发,敷衍了事。
走投无路之下,他才想到这办法的。
孔令微微一笑,自信满满地开口:“大人怎么不问问在下呢?在下不才,正好在军中有些人脉,或可派上用场。”
唐启恒虽不知他的计划,却深知他的力量,急忙追问,“先生想如何做?”
孔令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已有计策,“有些事,人云亦云,也就成了真的,只要在军中散播李将军谋反的谣言,一传十,十传百,就不信陛下能坐的住。”
闻言,唐启恒拍案叫绝,“好,此计甚妙!先生,此事便拜托给你了,定要将李家陷入不仁不义的地步。”
饶是官员们私底下议论纷纷,李、萧两家皆状若未闻,只想做好份内的事,不掺和杂事。